接近饭点时间,王洪波正在厨房专心致志地处理刚买回来的鱼,由于面前的灶台比一般灶台高度要低,王洪波一直弓着腰,看起来有点“憋屈”。
朱军林刚结束完上午的工作,从顶山街道太阳花残疾人互助乐园回到家,坐着轮椅移动到王洪波身边,帮助他打打下手,这灶台的高度对她来说却又是最为适合的。
“家里的家具是配合着军林来定制的,方便她拿东西。”王洪波擦了擦手微笑着说,看起来有点不善言辞。一旁,客厅里摆着全家福的照片,见证这对夫妻走过的二十年风风雨雨。
命运的齿轮
朱军林从不避讳自己的残疾,二十一年前,她和王洪波第一次见面前,朱军林就第一时间告诉了他自己是残疾人的事实。
“他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我把照片也发给了他。他看完后没说什么,还是想来见我。”回忆两人的相识,朱军林平淡的语气里有藏不住的幸福。
将时间的指针拨到2004年,因为偶然的机会,朱军林在网上认识了王洪波,两个人从生活聊到工作,非常投机。
对于这段莫名开始的网聊,朱军林并没有想太多,彼时的她在老家连云港经营着一家图文广告公司“军林电脑”,店面不算大,但作为当时她的第一份创业事业,经营状况还算不错,店里还雇了两名残疾人员工。
“我知道我自己的状况,但也不为之感到自卑,只是想着干好我的事业,从没有想过会进入恋爱关系,更别提走进婚姻。”一个在连云港,一个在南京,一个是残疾人,一个是健全人,朱军林最初只将二人的关系定义为朋友。
坐火车来到连云港见到朱军林后,王洪波没有回到南京,而是留了下来,帮助朱军林一起打理店面。日复一日,两颗心越靠越近。2005年,两个人领了结婚证。
人得向前看
领完结婚证的朱军林没有回家,而是到河边哭了一个下午,对未来生活的未知让她心生迷茫,和一个偶然认识的人相遇相知相爱结婚生子,这是她从未想过的人生方向。
“他的爸爸妈妈不同意这桩婚事。第一次去他家见家长,我被要求不能出现在他家的亲戚们面前,只被允许待在房间里。”谈及对方家庭,朱军林坦言,自己也能理解每个父母亲对孩子的呵护之情。
早在许多年前,王洪波的父母收养了一位智力障碍的女儿,如今也已经成家立业,深知照顾残疾人不易的两人对王洪波的选择难以认同。他们不希望家中再多一个残疾人,王洪波应该过上更轻松的普通人的生活。
“你要想好了,现在后悔还来得及。”面对这位远道而来,说要和自己女儿结婚的男人,朱军林的父亲朱立荣也没有表现出太多情绪,他怕对方只是一时兴起。
“不后悔,我想好了,要照顾她一辈子。”面对身边人的不理解,王洪波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朱军林乐观坚强的性格品质和温暖的家庭氛围很打动他。
看到女儿收获了自己的幸福,母亲高玉英既感动又感慨。朱军林的残疾不仅伤在她的腿上,也久久地烙印在朱立荣和高玉英两个人的心上。
朱军林的腿部残疾来源于四岁时突发的小儿麻痹症,当时她高烧不止,受限于当时对疾病的认知和医疗手段,朱军林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落下了腿部残疾。
“那一段时间真的,太多苦了……”高玉英没有把话说完,手里不停地摘着韭菜,似乎要将不好的事一并摘去。
除了朱军林,高玉英和朱立荣还育有一儿一女,自意外发生后,两个人既要每天坚持为她复健,还要想办法维持生计,照顾三个孩子。
朱军林说话语气听着总是很温和,然而骨子里有要强的一面,因此尽管她总是梦见自己站起来,能跑能跳,懂事的她仍旧没有在父母面前表现出太多,她不想为他们再增加新的心理负担。
“都过去了,人得向前看。”朱军林笑着说。
用生命影响生命
结婚后,朱军林和王洪波回到南京。新的城市,新的起点,朱军林从摆摊开始做起,卖一些小百货商品。
日复一日,朱军林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她不想就这样将时光永远蹉跎在小摊,她希望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我很幸运,一路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我想把这份善意继续传递下去。”朱军林深知,能够正常地生活对残疾人来说有多难,也深知每一份帮助能带来多大的力量。她希望自己能自主创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找到工作,自食其力、自立自强。
来到南京后,朱军林经常参加市里组织的各项文体公益活动,学习唱歌跳舞、手工艺、组织活动等技能,也认识了许多残疾人伙伴,他们都非常乐观开朗。这感染了她,也更启发了她——为何不在江北新区也搭建一个这样的平台供残疾人朋友使用,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说干就干,2013年12月,太阳花残疾人互助乐园诞生了,朱军林的想法终于落地,这也是区域范围内的首家助残机构。
为给残疾人寻找就业机会,方便对接资源,朱军林除了忍受每天长距离奔波带来的身体疼痛,还要面对对接项目时的不畅,但她凭借一股韧劲,最终采用“外挂车间”的模式,将小型工厂搬到太阳花残疾人之家,帮助500多位残疾人实现了多元化就业和增收。
2019年5月,朱军林创办南京首家“喜憨儿洗车中心”,作为一间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场所,至今已为16名心智障碍者提供辅助性就业机会。
为了给残疾人出行提供更多便利,朱军林还成功打造了一家无障碍酒店,就落在太阳花残疾人之家旁,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开门营业准备。
感谢家人的支持
助残事业平稳发展,朱军林早出晚归也成了家常便饭,“小王之前上中学的时候我总是忘记接,都是洪波提醒我,我才想起来。”提起儿子小王,朱军林表情欣慰,读书用功的他如今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但朱军林也坦言,对家人也有些愧疚,忙于工作的她总会顾不上家务事。为了更好地帮助朱军林,王洪波每天晚出早归,夜里开滴滴,白天打理一些家庭事务。
“有了家人的无条件支持,我才能全身心投入事业。”看着阳光洒满屋子,朱军林只觉得心里止不住的熨帖。生活不停,奋斗不息,时间总会给出答案,二十年前那个做图文喷绘的年轻姑娘,终于在今日栽出了一朵美丽的“太阳花”。
有关朱军林的更多创业故事
可点击链接查看:
春风拂过大地,星火映照长空
正是因为有这些质朴而坚韧的身影
让文明温暖每个角落
让向上向善的力量涌动不息
朱军林的故事是否有打动你?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评议
邀请你参与
一起学习身边好人
传递榜样力量
评议参与方式:
“中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
从首页下方菜单栏进入
“事迹展示评议” 页面参与活动
评议步骤:
点击“省份”,选择“江苏”
下滑点击“朱军林”-“加入”
点击右侧“评议”
选择你想选择的关键词
或者在留言框内留言
点击左下角提交即可
文 | 秦思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