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7日讯 3月27日,滨州市滨城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三大战役”暨“三大行动”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到滨城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冯国刚,滨城区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卜亮亮,滨城区生态环境分局二级主任科员刘瑞台,滨城区生态环境分局二级主任科员孙义涛。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有记者提出,2025年,滨城区在人居水环境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请问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有什么“滨城经验”?

刘瑞台介绍,滨城区坚持“精准治污”工作思路,按照“巡、溯、管、治”工作流程,统筹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水质巩固提升,不断提升人居水环境质量。

高标准“巡”查,压责任、打堵点。滨城区构建齐抓共管、联防联控“大环保”工作格局,开展主城区水环境隐患排查整治、秋冬季水环境质量保障等专项行动,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按照“六步工作法”对辖区所有河、湖、断面全覆盖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督促整改,形成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水环境治理责任体系,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

场景化“溯”源,查病灶、挖病根。针对滨城区主导化工产业,分析企业外排水质主要污染因子,建立全区水质指纹预警溯源体系。今年以来,对滨城区56家涉水企业和17个市政污水泵站实施了全方位、全覆盖的采样监测,共采集水样146个,根据水质特点,精准“画像”,形成企业特征污染物“指纹库”,切实推进滨城区水质指纹预警溯源技术试点项目落地,全面提升对重点河段及其沿线的化工园区水环境监管效率。

多维度监“管”,强机制、提质效。建立“数字化”联动、“快速化”联防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加强水质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截至目前,主要河道建成6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并全部接入数字化污染防控指挥平台,动态掌握断面上下游及其重要汇水支流水质变化情况。加强沿河涉水企业、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监管力度,定期开展手工监测,及时掌握污染源外排水质状况,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高标准“治”理,通经络、控面源。坚持工程治理为重,以更强举措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近年来,滨城区3家污水处理厂均实现由一级A排放标准到地表准Ⅳ类水标准的提标升级,污水处理厂系统稳定性和出水水质得到有效提升;加快推进秦台河人工湿地净化及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通过34亩表流+潜流湿地,对北城污水处理厂和葛洲坝水务每日17万吨尾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减轻河道污染负荷,助推水环境质量改善。

闪电新闻记者 周建辉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