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30日)是第三个“国际无废日”。区生态环境局、区妇联携手新华玩具交换屋共同举办“美丽长宁 无废‘童’行”——长宁区2025年“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长宁区“无废城市”建设,营造浓厚无废文化氛围,使无废理念在家庭中生根发芽,在青少年儿童群体中蔚然成风,引导大家自觉投身无废生活,区生态环境局和区妇联邀请十余组亲子家庭来到新华玩具交换屋,共同开启“无废”之旅。
孩子们的玩具如何变成“无废”实践的一环?2022年,在新华路街道“一平米行动”的支持下,新华玩具交换屋出现了。这间小屋倡导可持续理念,希望以空间为载体,共同构建儿童友好社区。孩子们可以带来自己的闲置玩具,在此进行交换,让闲置玩具流动起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小朋友们还有机会成为“儿童店长”,参与玩具交换屋的日常运营、爱心捐赠及玩具改造再利用。
“无废”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无废”?经过讲解,小朋友们对“无废城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随后,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无废城市——玩具再生艺术改造”DIY体验。“一块用旧的海绵能联想到什么东西?它可以被改造成什么样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脑洞大开,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动手改造。
积木、羽毛球、花环……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在小朋友们的手中重新组合,有了全新的生命。“我用木棍做了双螺旋桨,插在汽车中间,就变成了直升飞机。”“挖掘机和小汽车组装,变成了支架……”在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改造过程中,小朋友们的“新玩具”令人耳目一新。
随后,大家还在新华·社区营造中心参与了循环补补集市、“园丁的四季·春播”计划、零废弃木工实验、快闪堆肥工坊、城市生态实验角等活动,让“无废”理念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原来我们还可以为保护环境做这么多事情!”“感觉特别好玩!”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
据悉,在“国际无废日”到来之际,区生态环境局与区妇联、华阳路街道、江苏路街道、上海创邑实业有限公司、新华玩具交换屋等单位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核心,精心策划三大主题活动,从科技赋能、街区共创到童心实践,全方位传播“无废”理念,广邀市民共同成为无废生活的参与者、传播者与行动者。
在区生态环境局与华阳路街道联合举办的厨余垃圾“黑科技”探秘活动中,陶安小区的居民们走进厨余垃圾处理站,近距离目睹垃圾粉碎、发酵、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了解可用于净化空气、家庭施肥等的厨余垃圾小碳包。
今年,区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打造多样化“无废细胞”,愚园路作为历史风貌街,将成为长宁的“无废新地标”。区生态环境局联合江苏路街道、上海创邑实业有限公司举办了愚园路“无废街区”分享交流活动,活动中介绍了长宁区近两年来“无废城市”建设成果,优秀商户代表与居委会分享了无废案例和做法——咖啡包装罐回收利用和生境花园。大家共议“无废街区”公约,参观了三顿半咖啡馆的咖啡空罐回收计划等。区生态环境局将以一系列无废场景设计为着力点,强化商户、居民、游客的减废意识,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在街区落地生根,为商业区绿色转型提供“无废街区”样板。
下一步,长宁区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建设,持续打造“无废”品牌,大力拓展“无废细胞”矩阵。诚邀每一位市民成为“无废城市”的参与者、传播者与行动者,携手共建“无废城市”,为美丽长宁添砖加瓦。
视频、部分图片来源于区生态环境局
撰稿/摄影:谭奕茂
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