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村级管水员周显荣:手握镰刀“听诊”山村水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涛
3月14日清晨,细雨绵绵。余下村管水员周显荣手持镰刀,骑上电瓶车,沿着蜿蜒的村道向河道驶去。
途中,周显荣不时停下车来,仔细检查每一处水管的情况。路过蝴蝶坝时,他用手中的镰刀轻轻敲了一下裸露在外的水管,听到水管传来沉重的“咚咚”声,满意地点点头,继续朝着下一个检查点驶去。
周显荣检查河道边的水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涛 摄
余下村位于黔南州龙里县龙山镇,曾经长期饱受“水荒”之苦。过去,村民们用水极为困难,雨季储雨水、旱季挑井水,季节性缺水时更是只能依赖三元河。“那些年,用水真是个大难题!每到用水高峰,凌晨3点就得起床排队取水。”周显荣回忆道。
以前,周显荣外出务工时,曾经从事过水电管道安装工作,逐渐掌握水电安装和维修技能,“每次看到城里人打开水龙头就有水流出来,我就想起家乡的乡亲们还在为水发愁,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差。”
“村里终于要通水了!”2013年,龙里县启动窄冲水库建设,为城区、北部工业园区及中铁生态城等区域供水。
2017年,周显荣和妻子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专职管水员。彼时,他已过不惑年,但心中的那份信念却愈发坚定,“这份职责,不仅关乎自己的‘饭碗’,更是乡亲们的‘命根子’。”
2020年,窄冲水库建成蓄水,年供水总量达1427.4万立方米,极大地缓解了龙里县多个区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余下村也终于告别了“用水难”的历史。
作为村级管水员,周显荣的日常工作很繁琐,但他却乐此不疲。巡查水源、修缮水管、清洗水池、收取水费……每一项工作,都干得认真。他家的院子,仿佛一个中型管件仓库,水管、弯头、阀门、热熔器一应俱全;他的面包车,则满载维修工具,随时准备应对紧急维修任务。
“看着白花花的水从家家户户的管道里流出,我就觉得特别值得。”周显荣常说,尽管用水自由了,但他和乡亲们依然保持着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这水来得太不容易了,怎么能随意浪费呢?
周显荣的服务范围覆盖余下村300多户2000多位村民。“每天24小时值班,一有检修电话,我就立马出动。”周显荣说,“干了8年,我的管水工作已经得到大家认可。”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