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近日,全国爱卫办发布的,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提出了具体的睡眠时长建议和改善睡眠质量措施。此举体现了国家对公众睡眠健康的高度重视。睡眠问题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这份核心信息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健康生活的科学建议,也为家庭、社区以及医疗机构加强睡眠健康管理提供了权威指导。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睡眠模式会发生变化,很多老年人的睡眠障碍仅通过自律地生活或遵循健康提示未必可以得到缓解。

老年人的睡眠问题往往与慢性疾病、身体不适密切相关。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疼痛等都会影响睡眠,如果仅靠早睡早起、控制睡眠时长等常规性措施,显然不能有效解决老年人的睡眠问题。部分老年人因睡眠质量不佳,自行购买非处方药,这种做法缺乏正规的医学干预,会给健康造成隐患。此时,就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通过为老年人定期开展睡眠评估、制订个性化睡眠干预方案,帮助老年人提高睡眠质量。这不仅能有效提升老年人的整体健康水平,也体现了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尊重与关爱。

社会环境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社区中的噪声干扰、家庭成员作息不规律,以及广场舞、夜间施工等常见的声音污染,都可能让老年人的睡眠状况雪上加霜。不少老年人反映,自己并非不想早睡早起,而是环境不允许。若想真正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除了改变个人不良生活习惯,社会环境治理也不可或缺。当前,各地都在积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这项政策的发布为社区管理提供了新的抓手。社区管理者应结合这一指导性建议,推动社区夜间噪音治理,加强夜间巡查管理,切实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为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睡眠健康知识的传播方式,也影响着老年人的获益程度。目前,大部分睡眠健康知识主要通过网络传播,而不少老年人无法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导致信息接收渠道闭塞。因此,这些重要信息是否能够有效传递给真正需要的老年人,值得反思。在《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发布后,有关部门、社区街道可考虑通过老年人更易接受的传播渠道,如社区宣传栏、家庭医生入户、老年大学开设相关课程等进行科普宣教工作,确保信息更有效落地。

总体来看,《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为老年人睡眠问题的改善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指导意见。下一步,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切实帮助老年人改善睡眠,从而提升老年人的整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感。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来源:老年健康报

文:尤颖康

策划:郑颖璠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52CHL4KO】获取授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