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的朋友,大概都看过这条“催泪弹”:“莲花味精破产,只剩一栋楼,老板儿子直播没人看!”乍一听,这剧情简直是“民族企业被谣言坑惨”的标准模板。但反转来得比狗血剧还快——莲花味精官方直接甩出一句:“我们好着呢,谣言别来沾边!”
一、从“味精致癌”到“只剩一栋楼”,谣言怎么总盯着它?
莲花味精的“背锅史”,简直能写一本《谣言百科》。30年前,一句“味精致癌”直接让市场份额从43%跌到谷底,厨房里的“国民味精”一夜消失。谁能想到,2025年了,同样的套路又来一遍:“破产论”配上“含泪直播”的苦情戏码,收割流量毫不手软。
但这次,网友不买账了。毕竟,去年莲花净利润1.3亿,今年预计突破2亿,同比猛增超50%。这要是“穷得只剩楼”,恐怕得重新定义“穷”字。
二、短视频救活老字号?国货的“玄学翻身仗”
莲花味精的逆袭,堪称教科书级的“绝地求生”。2019年负债18亿,厂区停产、地皮卖光,只剩一栋办公楼苦苦支撑。转机来自2023年——科普博主一句“味精不致癌”的视频,让网友猛然惊醒:原来鸡精、蚝油里的鲜味,全是味精“换马甲”!国货情怀瞬间引爆,直播间销量暴涨,净利润同比翻近2倍。
更魔幻的是,蜂花带火的“国货团建”竟成了救命稻草。莲花主播一边卖味精,一边给娃哈哈打广告,直播间摆满友商产品,网友直呼“破防”。这波操作,比砸钱投广告更戳人心。
三、跨界算力、改名换运?争议背后的野心
眼看调味品生意回血,莲花却突然“画风突变”——砸7亿采购英伟达服务器,跨界搞算力,还改名“莲花控股”。结果河南证监局一纸罚单,痛批其“信息披露不充分、诱导性宣传”。
有人说这是“病急乱投医”,也有人觉得老牌企业想搭上AI快车。但别忘了,莲花当年靠“周口味精厂”白手起家,如今市值翻盘后急着找新赛道,或许正是“20年没这么扬眉吐气”的焦虑投射。
锐评:别让“情怀滤镜”模糊了企业的生存逻辑
莲花味精的故事,看似是“谣言毁不掉的真国货”,实则暴露了传统企业的两难:靠情怀能续命,但续不了永恒。网友的“自来水”拯救了业绩,却治不好“转型焦虑症”;算力跨界虽翻车,至少证明了“不敢躺平”的野心。
真正该警惕的,是那些把企业苦难当流量密码的“悲情营销”。今天网友能为“含泪直播”愤慨下单,明天也可能因“反转打脸”怒而脱粉。毕竟,商业世界的生存法则,从来不是比谁更惨,而是比谁更硬核。
莲花味精的逆袭,是国货情怀的胜利,更是市场规律的证明——消费者愿意为“良心企业”买单,但绝不会为“卖惨人设”长久停留。下一次,希望它上热搜的理由,不再是“破产谣言”,而是实打实的“创新爆款”。
#莲花味精辟谣穷得只剩一栋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