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底,一部冷门片悄然在院线上映,影片改编自苏西·米勒的同名舞台剧,由朱迪·科默主演,她近乎完美的表演深刻诠释了剧中角色泰莎从自信到崩溃的心路历程,让观众为之动容。
辛芷蕾曾在国家大剧院演过这部剧的中文版,她的精彩演绎同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保留了舞台剧原有的紧凑剧情和深刻主题,还通过电影的视觉语言,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更加立体、生动的故事世界。
《初步举证》
National Theatre Live: Prima Facie | 豆瓣9.5
该片由贾斯汀·马丁执导,苏茜·米勒编剧,朱迪·科默主演,于去年9月在英国上映,今年2月28日在国内上映。
影片目前豆瓣评分9.5,好于99%的剧情片,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分了,那么这部电影为何能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一、朱迪·科默的封神演技:一个人的独角戏,千万人的共鸣
影片改编自苏西·米勒的同名舞台剧,而朱迪·科默的表演无疑是它从舞台走向银幕仍能保持强大张力的核心。
她饰演的泰莎是一位出身平民的精英律师,擅长为xing侵案被告辩护,直到自己遭遇xing侵后,才真正体会到司法系统对受害者的结构性压迫。
科默在长达100分钟的独角戏中,精准切换多个角色——从自信的律师、崩溃的受害者,到倔强的申诉者,情绪层层递进,毫无表演痕迹。
尤其是她在描述xing侵经历时的颤抖、愤怒与无力感,让观众仿佛亲历她的绝望。
这种表演难度极大,但科默不仅hold住了全场,更让角色充满血肉。
她的表演不是“演”出来的,而是让观众忘记她在表演。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使得影片在豆瓣上获得大量“演技炸裂”“看得窒息”的评价,成为高分的首要原因。
二、剧本的锋利与深度:当法律成为施暴者的帮凶
影片的剧本极其尖锐,它没有停留在“xing侵很可怕”的表层,而是直指司法系统的结构性缺陷。
泰莎作为律师,曾经用“合理怀疑”为被告脱罪,但当她成为受害者,才发现法律程序如何二次伤害受害者——反复盘问细节、质疑记忆、甚至羞辱她的私生活。
这种身份反转带来的讽刺与痛苦,让影片的批判力度远超同类题材。
更震撼的是,影片并未给出一个“正义必胜”的童话结局。
泰莎在法庭上遭遇的挫败,让观众意识到:法律或许能惩罚罪犯,但未必能给予受害者真正的公正。
这种不妥协的叙事,使得影片在情感冲击之外,更具社会思考价值,引发广泛讨论。
三、舞台剧改编的突破:电影化叙事的成功实验
作为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T Live)的舞台纪录电影,本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而是舞台表演的影像化呈现。
然而,导演贾斯汀·马丁通过巧妙的镜头调度和剪辑,打破了舞台的局限性。
特写镜头捕捉科默的微表情,广角镜头展现法庭的压迫感,甚至用光影变化模拟角色心理状态,使影片既有舞台剧的戏剧张力,又有电影的视听冲击。
这种改编方式,既保留了原版舞台剧的沉浸感,又让电影观众不会觉得单调。
尤其在中国内地,这是首部大规模上映的NT Live影片,其新颖的形式和高质量的制作,让观众体验到“戏剧+电影”的独特魅力,成为高分的另一关键。
这部影片的高分并非偶然。
朱迪·科默的表演让角色活了过来,剧本的深度让故事超越个体悲剧成为社会寓言,而电影化的舞台呈现则打破了艺术形式的边界。
它不煽情,不妥协,而是用最真实的方式展现一个女性的挣扎,以及整个系统对她的围剿。
当观众走出影院,他们记住的不是一个“完美受害者”,而是一个在绝境中依然选择抗争的灵魂。
这种力量,正是它值得高分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