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会听老年人说,老比死更可怕

“死”之后眼睛一闭,什么都就不用管了。“老”则需要时时刻刻忍受身体上的疼痛,时时刻刻在孤独中牵挂着儿女。

更糟糕的是,人老了之后就丧失了价值感,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拖累。



研究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抑郁症患病率为22.7%。其中,男性的患病率为19.4%,女性的患病率为24.2%。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60周岁以上的人已经逼近3亿。

这3亿人都面临着一个养老选择:自己住在家里当个“空巢老人”,还是去住养老院?

央视跟拍了做出两种不同选择的老年人,看了之后才知道,人老了之后真的很难活。



“住养老院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但却是一种选择

79岁的戴奶奶,正在犹豫要请个住家保姆,还是直接去养老院。

戴奶奶有两个女儿,因为老伴去得早,养育女儿的责任全都落在了戴奶奶一个人身上。



其实,在戴奶奶心里,更偏向于住养老院一点。然而,在她们那一辈中,住养老院并非是一件光彩的事

住养老院,也就意味着儿女不孝顺,老了没人管。



在经过长时间的考虑之后,戴奶奶还是选择了去住养老院。为了避免闲言碎语,这个决定她只告诉了自己的女儿。



在出发去养老院之前,戴奶奶最后一次去了社区里的合唱团。

作为合唱团的指挥,戴奶奶和每个姐妹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想要做一个最后的道别。



之后,戴奶奶又去理发店做了一个美丽的发型,迎接新的养老院生活

刚进入养老院时,戴奶奶对一切都很陌生,心里有些紧张。但当熟悉之后,戴奶奶就渐渐融入了养老院的生活。



在和一位老奶奶的聊天中,她说,到了这个年纪,什么酸甜苦辣都经历过了,最重要的是寻开心。

令戴奶奶十分欣喜的是,竟然在养老院遇到了曾经的小学同学。

在养老院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戴奶奶不禁感叹,自己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其实,选择养老院可以很大程度避免由孤独引发的心理问题

在心理学中,“社会支持”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从而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变化。

当老年人处在群体之中时,孤独感就会被稀释,从而获得更好的养老体验。



“家里有老伴的味道,只要能动,就不会挪窝”。

86岁的王爷爷,曾经是一名军人,有一儿一女。16年前,老伴先一步离开,王爷爷仍然十分怀念她。



当谈起老伴时,王爷爷说,她喜欢运动,喜欢打牌,但牌技不好,偶尔赢一次会非常开心。



最后,老伴脑溢血走了。老伴走了之后,王爷爷一直独自生活

每天的日常是在养老日托所中打打牌,中饭晚饭日托所都管。

由于王爷爷热情幽默,还乐于助人,总会遇到一些老奶奶对王爷爷示好。



面对这些,王爷爷都一一婉拒了。他激动地说,“我是有原则的啊!”

虽然老伴已经离开了许多年,但两人的感情十分深厚。因此,王爷爷并不打算再婚。

尽管已经是86岁的高龄,王爷爷还是能够照顾自己的生活



疫情期间,养老日托所关门了,王爷爷就给自己做饭。吃完中饭后午睡到三四点,再打打桥牌。晚上就吃些点心,再收拾收拾家里。

就算身子骨健康,能照顾自己,但王爷爷的儿女还是担心一个人住出问题,问他要不要去养老院,或者直接搬过来住。



王爷爷却拒绝了,他说,“家里有老伴的味道,房子的家具、装修都是老伴操办的。”

王爷爷还说,“只要自己还能动,就不会挪窝”。



其实,王爷爷的家庭情况,也支撑“家庭养老”。王爷爷的一对儿女已经退休,能够随叫随到。

在平常的日子里,儿女也经常来看望他。陪他打打牌、散散心,也帮助王爷爷洗洗衣服、做做家务。



无论是王爷爷还是戴奶奶,虽然已经是80岁左右的高龄,但都能照顾自己的生活。

但一旦突发疾病时,就会需要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和儿女的悉心照料。

总而言之,如何有尊严的老去,这仍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我们都会老去,但爱和尊严值得永久保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