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九江市武宁县党委政府关于“法治宣传进万家”的部署要求,努力提升基层依法善治水平,鄱阳湖国际书院于3月22日组织北京、广东、江西等地的专家学者、精英律师在武宁县罗坪镇政府开展“送法下乡”调研实践,为司法所、卫生院、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各村基层自治组织进行座谈和现场答疑。
“送法下乡”要科学把握各阶段进程和目标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鄱阳湖国际书院创始人刘晓虎表示,“送法下乡”是文化培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鄱阳湖国际书院文化建设的重大实践、系统工程。“要最终转化为优秀成果,‘送法下乡’必须如同法治建设一样,要科学把握和设定各阶段进程和目标,要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刘晓虎说,既要科学把握和设计系统构建,又要精准把握和设定各阶段的具体目标。现阶段强调的是“送法”,重点是普法,让老百姓知道法、理解法。
下阶段着力的是“嵌法”,重点是帮助基层法律工作者、老百姓能够将法条法规嵌入乡规民约,嵌入日常的邻里纠纷、子女继承、婚姻家庭、抚养赡养、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劳动纠纷、环保旅游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常识常情常理。最后阶段要求的是“用法”,带动基层法律工作者、老百姓熟练运用法律和乡规民约,实现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
“送法下乡”聚焦“三个重点方向”发力
刘晓虎表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鄱阳湖国际书院将紧紧围绕武宁县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将“送法下乡”的总体方案和具体实施落实到基层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化的大局上来,主要是聚焦“三个重点方向”发力:一是加强“送法下乡”的数据化、可视化建设。结合大数据建设的规律性特征探索“送法下乡”的数据建设、网络建设,并将其以现实生动可视的形式表达出来;二是讲好乡村法治好故事,让“武宁好故事”“罗坪好故事”口口相传、代代相传;三是“送法下乡”不是终极目的,下一步要力争“送富下乡”“送福下乡”。鄱阳湖国际书院作为一个文化传承的“使者”、法学研究的“基地”、乡村振兴的“推手”,始终牢记初心,努力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送法下乡”目的是引导乡村基层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良性互动,引导人民群众从被动学法被动守法发展到主动学法自发守法,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集体安全观和个人安全观,引导基层人民群众从法治建设的康庄大道走向福祉。
值班编辑:奚同北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邹文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