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小镇做题家而言,在选择考入体制内之时,心里多少会有所倾向。有些人倾向于获得公务员身份,有些人希望获得事业编专技岗身份,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先考上哪个就去哪个,同时考上了再去综合考虑选择哪一个、放弃哪一个。
我有个好兄弟就属于“主打一个不挑剔”的类型,教师、事业编和公务员,只有带编制的考试,在工作没落实稳定之前,哪个先考试就入职哪个。
对于公务员和事业编在相同时间段内同时上岸的人,只能说这种人是个狠人,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人。别人想考一个上岸都非常困难,这种人居然同时拿下两个编制,还有的挑,只能说考试能力是真的强。
同时考试公务员和事业编,到底该去选择哪个才是最佳选择?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考上了区县甚至乡镇的公务员和考上市直单位甚至省直单位的事业编,那一般情况下肯定选层级高的单位。
公务员身份对于绝大多数没有背景的人而言,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基层,大多数情况下,从一级科员提拔为副科职,需要5年至8年,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就止步于此了,退休时解决正科的退休待遇。
但是在省直或者市直单位,哪怕是事业编,其事业编制体系内的晋升通道要宽阔得多,而且职数充足,很少会出现排队多年还无法解决的情况。
因此,如果有机会去行政级别高的单位,一定要把握住机会优先考虑。
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是江苏省南京市某市直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工资收入明细情况。
这名自爆工资收入的事业编人员出生于1993年,男,硕士研究生学历,已经成家立业,娃子两岁多了。
据他爆料,自己每个月扣除社保、个税和公积金之后,实发到工资卡里的金额是8500元左右,年终绩效考核奖也是一笔丰厚的收入,金额是25000元,住房公积金每个月注入个人账户的数额是3000元。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不!还有一笔专项补助,金额直逼年终奖,达到了23000元。小编也关注体制内工资收入有一段时间了,这个专项补助是什么东东?有知情的小伙伴可以评论区科普一下。
根据这名南京市市直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爆料的收入数据,简单核算如下:
可支配收入:8500元 * 12个月 + 25000元 +23000元= 15万元
福利收入:3000元 * 12个月 =3.6万元。
综合收入:15万元+3.6万元 =18.6万元。
该爆料者还透露,自己的妻子年收入10万元,其公积金双边也有1800元,除此之外,夫妻二人再无其他收入。他们三口之家的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是25万元,家庭年综合收入(含公积金)是30.76万元。
2016年的时候,他们在某的啊学车购买了一套房子,父母赞助了66万元首付,以等额本金的方式贷款100万元,目前通过按揭和提前还贷已经还清了55万元,现在每个月的房贷还款金额是1300多元,用公积金就可完全覆盖,基本上没有还贷压力了。
这是一个很详细很真实的爆料了,大家觉得这个收入在南京市能够过上较为富裕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