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政府的“无差别关税”,还有一星期就要全面落地,中美代表于深夜举行视频通话,中方事后的通报,只有寥寥几句话,甚至可以说是言简意赅。由此可见,通话氛围很难谈得上融洽。

中方的通报,先说中美双方在经贸问题上“坦诚、深入”地交换意见,并阐述我方立场,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301调查表达严正关切,要求美方回到平等协商的轨道上。


【特朗普的无差别关税,还有一星期就落地】


随后概述了一下美方那边表态,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称,中美“坦诚对话很重要”,有助于解决问题。当然他的表态肯定不止这么一句,可真正有价值、值得出现在通报上的说辞,也许就这么点而已。

至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那边发布的声明,只是简要回顾了一下这轮视频通话的内容,剩下的部分,都用来讲特朗普贸易政策的“远大目标”,说是要推动国内生产力,加强所谓的“工业优势”,维护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云云。

似乎这些目标,都可以靠新总统对国际社会的“无差别关税战”来实现。至于美国商界近期密集涌现的担忧情绪,还有各种微妙的经济预测指标,已经不在特朗普政府的考虑范围内了。在这种大背景下,中美代表就贸易问题展开通话,很难取得什么实质性成果。

这种情况本就在意料之中,早在特朗普宣布自己的“无差别关税”之前,中美已经在关税问题上,进行了好几轮交锋了。


【中方通告只有短短几句话】

从上个月开始,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加征额外关税,中国第一时间进行反制,重点盯着美国对华出口的主力产品。

照目前的发展,中美在经贸问题上边打边谈,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成为常态。两国某种程度上都为这种情况做好了准备,这次双方代表视频通话,至少还保持了最基本的共识,那就是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利益,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沟通不是关键,美国“为了对话而对话”的毛病,不是一天两天了。沟通能否产出具体成果,才是最重要的指标。何况经贸关系怎么样才算“稳定”,中美显然有各自不同的标准,分歧更是巨大。

在特朗普眼中,只要中国全盘让步,接受自己的条件,自然就能让中美经贸关系过渡到为美国利益服务的“新阶段”,关税战和贸易战,也就打不起来了。美国社会各界只会因此“皆大欢喜”,对新总统“歌功颂德”。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拥趸】


从我们的角度出发,美国在经贸问题上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对中美经济关系建立客观、全面的认知。

特朗普怎么推动他的“美国优先”愿景,如何“让美国再次伟大”,是他自己的事情,但如果要挑起中美经贸争端,破坏既定的经济秩序,损害中国利益,中方同样会奉陪到底。

直到现在,特朗普还在制造谈判筹码,说要是中国能满足他的几个特定条件,就能适当放宽关税标准。

这反而说明,特朗普还未对中美经贸争端产生足够的重视,非要先吃点苦头,才能回到理性对话的轨道。


【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对盟友可谓屡试不爽】


我们都知道,特朗普在谈判上的作风,向来是靠极限施压,换取“得寸进尺”的空间,这招在盟友身上屡试不爽。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中国并不吃特朗普这一套。

有必要指出,中美之间的矛盾,并不局限于经贸层面,美国政界从来就不缺对华鹰派,这类人在特朗普内阁中更是一抓一大把。

在中美通话之前,美国情报机构再次渲染,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战略威胁”,继续以冷战思维挑动中美对立。

特朗普的商人作风,包括他对关税政策的空前重视,才让经贸争端成了中美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


【美国农场主群体是特朗普的票仓,已处于中美关税战的第一线】


整体而言,中美经贸争端,短时间内很难平息。顺便补充一句,哪怕在特朗普上个任期,中美达成贸易协议的第一阶段,中美关税战也并未消停,只是烈度得到了一定的管控,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一直都在,并被拜登政府完整地保留。

如今特朗普回归白宫,延续自己对关税政策的痴迷,并在贸易问题上继续释放模棱两可的信号,一边展现强硬的谈判姿态,一边又暗示中美保持对话的可能性。

只不过总要有摊牌的一天,在中美这场通话之后,究竟是进一步升级关税战烈度,还是老老实实地坐回谈判桌,特朗普政府只剩下一个星期的时间做决定。

无论是哪种选择,中美经贸关系接下来的走向,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都不是特朗普政府能单方面说了算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