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印度挥起“对等关税”大棒,结果没想到起了反效果。

这几天,《印度快报》曝了一个新料,说为了应对美国的关税大棒,莫迪政府正考虑“另寻出路”,转向和中国中国合作。

当然,丑话还是得说在前头。且不说印媒吹出来的风能不能落地,就算真落地了,在这件事中国能不能从中获利,得打上个问号。

毕竟,印度是出了名的“外资坟场”,中国企业进去之后被“套牢”的反面典型屡见不鲜。莫迪吹风说要对中资大开方便之门,确实能算是个“意外受过”,但中国投资人愿不愿意重新踩进这个大坑,也是个未知数。

如果说中国对这件事的态度,是“喜忧参半”的话,那美国,估计就只剩下“无能狂怒”了。

因为莫迪的这种做法,完全就是在特朗普的脸上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印的关系一直相当微妙。


最初,看美国摆出来的架势,印度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重点拉拢对象。鲁比奥当上国务卿之后,第一次主持的多边场合,就是美日印澳“四方论坛”,给足了印度排面。之后,班加罗尔举办航展,美国还千里迢迢地把F35给开了过去。

要知道,过去一直都是印度跃跃欲试,说自己想要买F35,而美国不愿意卖。洛马当奶奶还放过话,说你印度配套和训练都不行,F35太先进了,把握不住。要想买F35,得先买F16。但如今,特朗普大手一挥,直接派F35去班加罗尔给莫迪“撑场子”,这态度转变得可不是一般地快。

这两件事一出,几乎所有人都觉得,美印要迎来一段“蜜月期”了。

但很快,特朗普这个“不走寻常路”的美国总统,就给了全世界一个大“惊喜”。

接到美国示好的讯号,印度也很兴奋,莫迪第一时间拍板,决定访问白宫。

但就在他启程飞往华盛顿的前几天,特朗普给他送了一份“大礼”:对等关税。

虽说按照特朗普的说法,“对等关税”是平等地对付每一个国家,但其中,印度肯定是被打得最疼的那一个。

莫迪自己就是高关税的忠实支持者,印度也是全球关税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一旦要和印度“对等”,那基本就锁死了印度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路。

美国这一套乱拳打下来,把印度也砸得有点懵。

但莫迪也不是省油的灯。

在被特朗普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算计了一轮之后,莫迪也反手把胡萝卜和大棒都还了回去,让特朗普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莫迪扔出的胡萝卜,是透过《路透社》吹风,说计划降低针对半数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

至于大棒,就是打“中国牌”,吹风说要和中国缓和关系,招商引资了。


印度现在摆出来的态度很明确:如果特朗普不再继续闹下去,双方各退一步,把“对等关税”这件事揭过,也就算了;但如果特朗普铁了心要印度“大出血”,那他心心念念的“印太战略”和“美日印澳”四方框架,也就别想继续折腾下去了。

特朗普和莫迪,算得上“棋逢对手”。这两个人斗法,接下来全世界都有热闹看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