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集战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前,在鲁西南地区打得最为艰苦和惨烈的一仗。
看过电影《大转折之鏖战鲁西南》的朋友们,想必对这一幕印象深刻:国军66师师长宋瑞珂被俘后,我军战士端着枪指向他,怒目而视,眼中充满了痛恨。2纵有位连长情绪冲动,甚至要拿枪崩了宋瑞珂,幸亏被身边的战士们拉住。
2纵战士为何如此痛恨宋瑞珂?我军在羊山集战役初期为何打得不顺利?让我们先回顾一下那场血战。
1947年7月初,按照毛主席的部署,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向鲁西南地区进军。
蒋介石认为黄河天险能顶四十万大军,不料却被刘邓大军一举突破。防守黄河防线的刘汝明部狼狈退往郓城,国军在鲁西南的兵力空虚。老蒋见状,火速调兵赶往鲁西南。
国军兵分两路向鲁西南扑来,刘邓大军的处境十分危险:鲁西南正处于黄河、运河与陇海线围成的三角地带。蒋介石正是企图将我军包围在此地,加以消灭。
为歼灭刘邓大军,国军在鲁西南地区设了一个圈套:左路以刘汝明部死守郓城、定陶,吸引我军来攻;右路由王敬久指挥,经巨野北上,与左路会合夹击我军。国军重兵云集,目的就是逼迫刘邓大军在郓城背水一战。企图以郓城拖住我军,待我军久攻不克时,国军左右两路同时出击,使我军腹背受敌。
刘邓大军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关键在于如何破局。刘伯承经验丰富,老蒋的布局瞒不过他。刘伯承站在地图前,仔细分析了敌情,一眼就识破了国军的圈套。
刘伯承决定采取“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方法:左路刘汝明部守备郓城兵力较弱,右路王敬久指挥四个师,兵力较强,且还在赶来的路上。我军可先打弱敌,再打强敌,粉碎敌人的阴谋。
我军具体部署是以1纵围攻郓城之敌,6纵打定陶之敌,3纵插向定陶东南,割裂国军左右两路的联系,2纵则奔袭定陶以南的曹县。
2纵要走的路程最远。司令员陈再道命令6旅先行,其他两个旅跟进。时值七月盛夏,天降大雨,鲁西南地区一片泽国。2纵战士们冒雨急行军,直奔曹县。待赶到曹县时,敌人不战而退,早已经逃跑了。2纵毫不费力就占领了曹县。
7月8日,1纵全歼郓城守敌整编55师共一万余人。几天后,6纵也消灭了定陶守敌153旅约三千余人。2纵占领曹县,很好地配合了1纵和6纵的作战,当定陶残敌向南逃跑时,2纵将其一下截住,歼敌五六百人。
左路敌军被解决后,2纵指战员又接到命令,向东北方向的羊山集奔袭。2纵在奔袭途中,在谢集歼灭了敌人一个团。这个团是驻守羊山集的整编66师派出来搜索敌情的,不料敌情没有搜索到,反而被我2纵吃掉。2纵自从到鲁西南后,总是遇不到像样的敌人,没有仗可打,这次总算打上了一仗。
15日,2纵赶到羊山集,与3纵一起将羊山集之敌包围。此时,王敬久布置的长蛇阵已经被我军分割包围,并各个击破。就在14日,整70师和整32师企图从六营集向东突围,正好落入杨勇布置的口袋阵。国军顿时混乱不堪,争相逃命,1纵和6纵此战收获颇丰,歼敌近两万。
眼看一纵六纵取得的骄人战绩,2纵指战员们内心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想要争取打大仗立大功。据陈再道回忆:“2纵三个旅长,纷纷要求立即向敌人发起进攻。他们说,过河以后,人家一纵六纵已经歼灭敌人三个师,我们只是小打小闹,战果不大,战士们都憋着一股劲,要求快打。”求战心切,使2纵指战员们产生了急躁情绪和轻敌思想。
整编66师是蒋军嫡系,武器装备精良,师长宋瑞珂黄埔三期毕业,也非等闲之辈。宋瑞珂命令部队在羊山集构筑了坚固工事,并控制了羊山制高点。
14日,宋瑞珂接到蒋介石电令,命整编66师突围。宋瑞珂当即召集部下商讨,宋瑞珂认为炮可以不要,但不能抛弃负伤官兵,否则以后再也没脸带兵,得到多数部下赞同。最后决定放弃突围,在羊山集固守。宋瑞珂的这一决定,增加了66师官兵顽固抵抗的决心。
然而,我军却对敌66师顽固死守的决心估计不足。17日,2纵与3纵联合对羊山集敌人发起进攻,2纵从西边“羊尾”攻击,3纵从东边“羊头”攻击。羊山集顿时枪炮声大作,一片火海。我军战士勇猛冲锋,一度攻下羊山的几个小山包,但敌人控制了羊山的制高点“羊身”,以炮火和机枪向我军俯射,我军处于敌密集火力覆盖之下,伤亡很大,被迫撤出。
19日,天降大雨,到处一片泥泞,交通壕里灌满了雨水。20日,我军再次对羊山发起攻击。每抢占一个阵地,都要与敌人反复争夺,敌我双方都付出很大伤亡。我军仍旧被敌军制高点火力压制,进展缓慢。
这时,连日大雨,交通壕已经水深及腰,更增加了歼灭羊山集之敌的困难。当时的情况有多艰苦?据3纵司令员陈锡联回忆:
“由于长时间泡在水里,皮肤都发白肿胀,有的伤口化了脓,壕沟里布满了敌人的尸体,连沟水都变成了红褐色。炊事员送饭,开始是将饭锅放在门板上漂在水上推进,后来索性改成小船来运。由于天气炎热,敌尸体来不及掩埋,腐烂发臭,前沿阵地的指战员只好用棉花或布条塞住鼻孔吃饭。”
国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宋瑞珂已经在羊山集坚守了九天。66师这时候粮食、弹药都已不足。蒋介石命令空投,也只是杯水车薪。王敬久害怕蒋介石怪罪下来,也急了眼,给199旅旅长王士翘下了死命令,从金乡出发增援66师,完不成任务就军法从事。
王士翘明知是去送死,也得硬着头皮领队出发。199旅刚过万福河,即钻进我阻援部队布置的口袋阵。199旅五千多人很快被我军包围歼灭,旅长王士翘被俘。当然,也有几个漏网之鱼,一个连长带着一个排长和两个士兵,一路狼狈狂奔,跑到了羊山集。这就是给宋瑞珂派来的全部援兵,一共四个人。
我军几次攻打羊山集都没能拿下来,刘邓首长亲自赶到前线。刘伯承问纵队指战员:到前沿察看地形了没有?回答是:没有仔细看。刘伯承严肃地说:
“越是胜利越要细心谨慎,不能疏忽大意,更不能急躁。你们要亲自到前沿看看地形,了解一下为什么攻不下来,和下边指战员研究如何打法。总之,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把羊山集之敌歼灭。”
24日,陈锡联、陈再道与下面各级指战员亲自赶到前线,蹚着交通壕里齐腰深的泥水,仔细察看了地形和敌情。经过大家分析,认为进攻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拿下羊山制高点,遭到敌人火力杀伤太大。确定下次作战重点,首先集中主力部队,夺取羊山制高点。
查明失利原因后,我军于27日对羊山集发起总攻。为加强火力,调来野战军榴弹炮营和一纵炮兵团。我军炮火一齐向羊山集猛轰了足足四十分钟。羊山集敌军陷入一片火海。
主攻部队7旅和16旅战士们在炮火掩护下,冲向羊山主峰,至27日晚,我军一举拿下制高点。国军66旅依旧负隅顽抗,我军在羊山集与之展开激烈巷战,双方反复厮杀。至28日中午,全歼守敌66师,俘虏中将师长宋瑞珂。
羊山集战役历时半个月,歼敌1.4万人。我军伤亡很大,2纵伤亡两千余人,3纵伤亡三千余人。2纵团以上干部有15人负伤,营级干部伤亡32人,连级就更多了。这也是为何2名官兵见到宋瑞珂,出于愤怒,上去就打。
陈再道在纵队指挥所见到宋瑞珂,说宋本人是“山东青岛人,四十来岁,个子不高,外表看着挺文雅,不像战将,没想到在坚守上还真有两手”。宋瑞珂的整66师确实是我军在鲁西南战役啃下的一块硬骨头。
羊山集战役37年后,也就是1984年,陈再道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黄埔军校成立六十周年大会。老将军刚落座,只见一人端着酒杯朝他走过来。陈再道抬头一看,此人正是宋瑞珂。
陈再道从座位上站起来,顺手拿起桌上一杯白酒。宋瑞珂原本拿着一杯红酒,见陈再道喝白酒,也换成一杯白酒。陈再道回忆说:我俩同时举杯,一饮而尽,谁也没提羊山打仗的事。但我们都知道,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现在要发扬黄埔精神,促进祖国统一,致力于振兴中华。
当战争的硝烟散去,国家富强,祖国统一,依旧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参考资料:
《陈再道回忆录》
《陈锡联回忆录》
《鲁西南羊山集战役蒋军被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