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27日电(记者 钟南)轨道交通装备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与大国重器,是铸就国家竞争力的双引擎。从复兴号CR450实现时速453公里的重大突破,到600公里磁浮系统填补高速交通技术空白,再到3.8万公里高铁网持续夯实自主创新体系,均展现出我国在高速铁路领域持续增强的自主创新实力。

在轨道交通装备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节点,作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链长单位,中央企业中车集团于3月26日携手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在北京共同举办轨道交通装备科技创新联合体2025年工作推进大会。

由中车科技园(北京)有限公司牵头组成的轨道交通装备科创协同联合体已于2024年12月正式获批。联合体以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为核心,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建立集学术交流、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协同攻关、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创新机制,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人才链“五链融合”的新路径,助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车科技园(北京)有限公司、中车福伊特传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北京人工智能学会、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等6家联合体发起成员单位代表参加发布仪式。同时,见证了6家新加入成员单位的签约仪式。

来源:中国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