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陈琳辉 张瀚允)“近期门诊中部分花粉过敏患者眼部过敏症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眼痒、红肿、流泪,甚至出现睁眼困难的情况。此外,还有一部分患者存在认知误区,将过敏性鼻炎症状误认为是普通感冒进行治疗。”3月26日,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中心主任王学艳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结合花粉浓度情况,可以更精准地提醒患者什么时间开始停药,什么时间可以预防。过敏患者提前一周用药预防,可防重症。
如何监测花粉情况呢?在北京市世纪坛医院的顶楼矗立着两个花粉采样设备,早期的采样设备结构简单,如今已经是锈迹斑斑,而新设计的采样设备则充满着科技感。2013年起,王学艳便开始开展花粉捕捉监测。她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监测数据对于临床精准诊疗有很大帮助,比如近期的监测结果显示,捕捉到的众多花粉过敏原中,柏科花粉数量较多,便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治疗。
3月21日,北京街头,一名游客戴着护目镜和口罩防范花粉。新华社图
正值花粉爆发季,公园里的园艺工人们也正忙着捕捉花粉。北京八大处公园的方法是通过喷水等方式降低园内局部花粉浓度,提升游客游园体验。除了喷湿降尘作业,他们也采用多种工具采集花粉,包括用昆虫网、用刷子扫、用花粉收集器等。
“通过监测公园花粉浓度,可以为过敏人群提供预警。”3月24日,北京八大处公园高级园艺工张景刚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目前公园花粉监测数据可实现实时更新,并通过人工操作确保准确性。
“预防过敏的核心是减少接触过敏原,外出时佩戴护目镜是有效的防护手段。” 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蔡莉提醒,普通眼镜无法完全隔绝花粉,硅胶材质的护目镜更贴合面部、佩戴感较舒适,能有效阻挡花粉接触。建议过敏人群减少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外出开车内循环为主,减少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