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教育部发布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这一政策带来了教育监管的新生态。
很明显,这一政策的发布,延续了打击学科类违规培训的治理方向,更通过技术手段强化了对校外培训的全流程监管。
一句话,国家对校外培训机构正在慢慢收网,越扎越紧。
长期以来,因为高考目前没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校外培训机构一直有很大的市场。虽然国家一直在加大力气进行打击,但是这些机构会藏得更加隐蔽,而且更不容易被发现,无论是线上线下,都拓展出各种形式。
在当前国家推行高中双休的背景之下,打击教育内卷的大趋势之下,需要出台配套的措施来保障这一成果的实施,目前颁布的这个文件,以及设立的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给所有的校外培训机构都上了一个紧箍咒。
更难能可贵的是,文件明确规定,所有的培训机构必须将预收的学费全额纳入监管账户,资金变动实施记录,确保可以追溯。家长通过平台支付的费用,未消耗部分可以按照合同原路返回,从源头上防范卷款跑路的风险,这一点很不容易做到。
另外,既然是要入住这个全国统一的平台,那么对于培训机构就需要真实的填报办学资质、场地、从业人员等信息,并且动态更新。
只需要通过这一个平台,家长就可以识别了解培训机构的资质、师资力量等信息,然后再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学科类培训的问题,这个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预警,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运营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包括课程内容,资金流向、师资的变动等等,一旦发现异常,自动预警,并且直接介入管理。
针对双休政策释放的课后时间可能转向非学科类培训的问题,全国平台同样通过这么一个平台加强监管,就是为了防止换马甲式的学科培训回潮。
同时,国家把那些优质的非学科类机构纳入到学校课后的服务资源库,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可以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校外培训一直是一个大难题,现在国家要出手,统一进行管理,实行网上实时动态监控,说明国家也正在下定决心逐步收网。
很多人一直担心高中双休以后,很多学生会流向校外培训,校外辅导机构。在国家的这一监控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高中双休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配合当前国家发布的提振消费的文件,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孩子们的脸上的笑容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