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滨海学院:山东省特色学院+2!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公布了2024年山东省特色学院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实施高校名单。青岛滨海学院申报的人工智能特色学院获批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康养护理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这是学校继智能制造学院获批2023年省级专业特色学院后,在专业建设与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人工智能特色学院

人工智能特色学院构建了以计算机、电气和人工智能专业为主的多学科融合专业布局。学院紧密贴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 “人工智能 +” 人才为目标,秉持特色发展理念,全方位提升综合实力与办学水平。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作为参与单位入选2023年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重点领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2023年获评青岛市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山东省民办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人工智能专业是山东省支持建设的“四新”专业。学院建有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


在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实验室进行2D视觉引导机器人无序抓取

学产研合作成果丰硕

学院充分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不断与企业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目前拥有成熟的校外实训基地21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5个,产学研工作室3个,已建成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和真实案例库。近几年学院教师承担企业横向课题100余项,其中2011年,学校成为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院校,2020年,学校成为海信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合作院校,2022年,学校成为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院校,2023年,学校荣获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颁发的战略合作奖,学院与青岛巨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西海岸新区智慧水务平台”被评选为住建部“全国十佳水务平台”;教师获授权专利190项、软件著作权27项。学院入选华为ICT学院项目,作为6家牵头单位之一组建成立山东省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共同体;学院被授予“中国产教融合百强院校”“山东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名教师被工信部聘为“产教融合产业实践教授” 。


华为ICT学院-青岛滨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产教融合荣誉

康养护理现代产业学院

康养护理现代产业学院依托学校核心专业—护理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及临床医学学科,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命健康产业开展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


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


青岛滨海学院母婴护理中心

为进一步深化产学合作,学校投资创办了三甲标准附属医院(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与学校母婴护理中心、精准医学中心、鲁卫护理研究中心以及20所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为康养护理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实践基础。

深耕产学合作,联合人才培养

2011年校企(院)共建专业指导委员会,2016年成立协同育人联盟,2021年成立康养护理现代产业学院,成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双师”培训基地及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校企(院)共同出资组建康养医疗协同服务平台等实践教学平台,开展了行知班等校企(院)协同育人实践,累计为合作医院输送了500余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滨海贡献。


护理学专业学生在上实验课

校企(院)合作研究,实践成果丰硕

校企(院)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一体化基地为载体,形成了“护理+康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布局,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实践教育、环境育人”的三维度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获批国家级医疗护理员专项能力培训实践基地、全国医养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国青春健康高校,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老年医养康护一体化”特色实验室、以及青岛滨海学院临床技能学校级示范中心。

早在2021年4月,学校就成立10个现代产业学院,着力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以专业建设聚焦行业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探索特色化专业建设规律,重组学科专业资源,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的融合发展。此次获批2个省级特色学院,为长期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深化产教融合的青岛滨海学院打了一针“强心剂”。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