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龚雪

“品质始终是信阳毛尖的生命线。今年我们继续倡导‘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茶生产,让消费者品鉴到香高味浓、汤色明亮、回甘持久的佳茗。”3月27日上午,在2025年信阳毛尖春茶开采新闻发布会上,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汪明君介绍道。


春分已过,清明将至,春茶吐芽。根据信阳毛尖茶采摘指数预报,截至3月26日18时,全市63个观测点中已有42个观测点(动态)达到二级——少量可采摘标准。但由于品种特性的差异,茶树采摘时间也有差异;目前信阳市乌牛早、福鼎大白、白毫早等无性系早生品种已进入采摘期,而信阳群体种和高海拔茶园预计一周后达到可开采标准。

汪明君表示,近年来,在“三茶统筹”的战略指引下,信阳市委、市政府聚焦强政策扶持、强品质提升、强品牌打造、强龙头培育、强茶旅融合发展路径,有效提升了信阳毛尖茶叶品质和市场影响力,推动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产业增效与绿色发展的双赢目标。截至2024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16万亩,茶叶总产量9.5万吨,总产值170亿元,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到80.3亿元,连续15年位居全国前三位。

根据《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信阳毛尖茶每年春季鲜叶的开采日,根据当年信阳群体种及其他主栽品种的茶树生长状况和天气情况确定,由市人民政府统一发布。3月中旬以来,信阳市在8个产茶县区设置了63个预报观测点,每天统计分析茶树萌发生长情况,从3月19日起已通过各相关媒体广泛发布信阳毛尖茶采摘指数预报。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茶》(GB/T22737—2008)国家标准中的鲜叶分级指标,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单位面积茶园符合标准的芽叶比例在5%以下,采摘指数认定为一级:尚不可采摘;达到5%-20%,认定为二级:少量可采摘;达到20%-50%,认定为三级:部分可采摘;达到50%-80%,认定为四级:大部分可采摘;达到80%以上,认定为五级:全部可采摘。

编审:孙晓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