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上级文化单位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和《关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为客观、公正、科学的管理和鼓励在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发展、融合、创新、交流等领域内作出重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有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国故事更好地赢得世界认同感,华夏传统文化研究院现决定面向社会各领域行业开展首批智库专家遴选工作。
『代氏全息医学诊疗技术传承人』
代普云,1963年6月出生,男,云南宣威人,主任医师,中医针灸学、内科专家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学术传承人。现任云南曲靖经开康麒医院业务副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国医网健康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员、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创新文化传播专业委员会会员、俄罗斯传统东方医学专家学会专家委员等职务。
代普云医师从事中医诊疗工作40余年,开创代氏全息医学诊疗技术,对耳穴探测、掌纹诊病、中医针灸有独特研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面瘫(面神经炎)、风湿病、过敏性紫癜、肾小球肾炎、乳腺增生、颈椎病、腰椎病、鼻炎、痔疮等疾病。尤其擅长针刺、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子午流注按时开穴等疗法。
2021年7月,拜师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2022年4月,成立石学敏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制定治疗中风病的临床操作规范化、科学化诊疗方案,确保操作技术应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为充分拓展康复、理疗等中医适宜技术,于2022年创建“代普云醒脑开窍特色工作室”,着力开展针灸治疗偏瘫、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中风后遗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系统萎缩、面瘫、失眠、各种疼痛、慢性病等。代普云医师注重中医药调理人体阴阳平衡、扶正祛邪、调和气血的重要作用,以突出中医药优势为发展方向,以“简、便、效、廉”为特点,特色日益形成。凭借多年临床积累和深厚中医理论素养,在《中国实用临床医药学》《四库全书·医典·普剂方》《国医经方年鉴》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全息医易学融合了中医、易学与全息理论,是一门探索人体生命规律、疾病防治和宇宙万物联系的交叉学科。其中,卦象空间坐标作为独特的分析工具,在揭示生命现象与疾病本质等方面意义重大,通过卦象符号构建的多维坐标体系,深入剖析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间的全息对应关系。
易学,亦称《周易》。它享有“宇宙代数学”,“科学的灯塔”等桂冠之称。其构成易理卦象的核心是运用“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规律。
全息医易学秉持全息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各组织、器官、细胞乃至生命活动的细微层面,都蕴含着整体生命信息,恰似宇宙万物的缩影。同时,它强调人体与外界大宇宙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紧密相连,相互影响。易学则提供了一套深邃的符号系统和哲学思想,用于描述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阴阳、五行、八卦等概念贯穿其中,为理解生命现象与疾病发展提供理论框架,与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相得益彰。
全息医易学是阐述卦象空间的阴阳、五行、八卦等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故历代的易学家和医学家都得出共同的结论“天人一理,医易相通”,再加上空间坐标半轴的对应,则逐渐演变出易学、中医学、空间、空间坐标半轴相对应的关系。
八卦由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组成,每个卦象由三爻构成,爻分阴阳,通过阴阳爻的不同排列组合象征自然界的八种基本现象与特性,如乾为天,象征刚健;坤为地,象征柔顺等。这些基本卦象是构建卦象空间坐标的基础单元。从空间角度,可将八卦与方位对应,确立空间坐标。乾对应西北方位,坤对应西南,震为东,巽为东南等,这种对应构建起二维平面空间框架。而通过上下位置区分,初爻为下、上爻为上,引入垂直维度,从而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空间坐标体系。例如,在分析人体经络气血运行时,可将不同经络与特定卦象方位对应,研究气血在人体空间内的流注规律。
易学中卦象的变化与时间紧密相关。以十二消息卦为例,对应一年十二个月或一天十二时辰,展示阴阳消长的动态过程。在全息医易学里,将时间维度融入卦象空间坐标,用以分析人体生理节律、疾病的周期性变化。如春季阳气升发,对应震卦,此时人体肝脏功能活跃,疾病也多有相应变化,借助卦象空间坐标中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可深入理解疾病在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发生发展机制。
借助卦象空间坐标,可将人体各脏腑器官与特定卦象关联。心脏属火,与离卦对应,离卦的特性(光明、温热、向上等)可用于阐释心脏主血脉、藏神明的生理功能。通过卦象空间坐标分析各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如乾为父、坤为母,其余六卦为子女,类比人体脏腑的母子相生、相克关系,理解人体生理功能的协同与平衡机制。
在疾病诊断上,依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发病时间、空间环境等信息,对应卦象空间坐标进行分析。如患者在夏季(离卦主时)出现高热、心烦等症状,结合离卦特性,可推断与心经、小肠经相关疾病。在治疗方面,根据卦象空间坐标确定的疾病根源和发展趋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如运用中药的性味归经与卦象五行对应关系,选择合适药物进行调理,或通过针灸特定穴位(对应卦象空间中的特定点),调整人体经络气血,恢复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展望未来,代普云坚信中医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中医药必将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然而,他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标准化建设不足、国际化推广困难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代普云呼吁加强跨学科合作,借鉴其他领域先进经验,推动中医药向更高水平迈进。他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中医药科研投入力度,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中医药事业中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代普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医大家——既要继承传统精髓,又要勇于开拓创新。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医药事业默默耕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相信,在像代普云这样的优秀中医师带领下,中医药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经研究决定,同意代普云同志申报并加入“全国首批智库专家”团队 。智库人才是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参与者,他们以深厚的理论功底、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为国家和政府提供科学、客观、可行的政策建议。
同样智库人才是理论创新和思想引领的先行者,他们以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批判的精神,不断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上级领导单位曾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就要求我们各文化领导单位要加大对各智库人才的投入力度,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鼓励智库专家之间、智库与政府部门之间、智库与企业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