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公布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的通知》(教督函【2025】3号),青浦区成功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正式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近年来,青浦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育人模式变革、五育并举内涵建设、办学机制创新三大改革目标,坚持“12345”工作策略,奋力打响“上善育人”“实验改革”“融合发展”青浦教育品牌,先后创建成为上海市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区、上海市学科德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区等,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等一批“家门口的好教师”,有力推动教育事业实现新突破。
锚定优质均衡发展目标,
高站位把握发展方向
青浦区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把发展教育放在区域经济社会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建立区委常委会年度研究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和区领导联系学校工作机制,制定并实施《青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青浦区政府性社会事业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将重大教育项目纳入全区挂图作战任务,确保教育重点项目有效推进,形成统一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聚焦落实两个保障,
高质量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队伍建设打出“组合拳”,落实“班长工程”,建立“青教·领航”书记工作室,发挥教育系统资深学校书记引领带动作用。以“引进、培养、稳定、流动”四大工程为抓手,有序推进教师培养计划,成立了26个特级和正高级教师工作室、9个特级校长工作室、67个“种子项目”团队。
发挥资源保障的“乘数效应”,持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向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及优质均衡发展倾斜,向相对困难薄弱学校和重点难点工作倾斜。持续改善校园环境,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等为重点,统一基本装备,构建基于学生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设施设备深度融合的学习环境。
打响三大服务品牌,
高水平推进扩优提质
深化育人模式改革,打响“上善”育人品牌,在全市首创区领导带头主讲“上善思政大讲堂”,与上海政法学院等高校签订协议,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化科学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构建市、区体育、艺术“一条龙”布局项目;实施“上善润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行动,建立“医教结合”服务站,服务学生、家长、教师八万余人次。
深化养正务本内涵建设,打响“实验”改革品牌,“青浦实验”始终与国家课程教学改革同频共振,2021年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青浦数学团队面向世界作专题交流和教学展示,深入实施“五强”提质行动,形成以集团(学区)为单位的“1+1+N”项目化学习共同体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幼小科学衔接的常态化协同机制,成立了12个幼小衔接研究共同体。
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打响“融合”发展品牌,形成了100%覆盖义务教育学校“一园区八学区七集团”的集群发展模式,全面促进公民办教育融合发展,全力推动特殊教育融合健康发展。
构建四维供给格局,
高效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青浦新城优质学校扩容,扩大汇金路区域多所新建学校的“汇东新活力”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利用上海市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资源;打造青东地区教育发展新高地,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民办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持续推进青西地区底部抬高,持续实施示范区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行动,建立青西小规模学校联合教研行动机制;建设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试验区,牵头成立长三角生态绿色研学教育论坛和协作联盟,推进教师联培联训。
开展五大专项治理,
高标准筑牢发展基础
全过程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守初心、严师德、铸师魂”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强化教师正面教育引导;全方位守牢学校安全防线,加大学校规范管理的力度,全面落实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全覆盖实施“三个大抓”强基行动,推进廉洁从教;全要素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突出学校考核结果在校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评选评优、选拔任用等方面的重要性,将中小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结果作为学校绩效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全链条推进“双减”工作,统筹校外优质资源项目,为全区中小学共提供1000余课时的社会资源送教课后服务。
未来,青浦区将继续锚定“青浦实验”品牌,以迎难而上的坚毅精神和奋力一跳的扎实行动促进教育加速发展、新质发展、转型发展,不断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创生未来,让区域教育改革经得起时代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和国家的检验,努力成为“上海之门”的教育现代化之窗。
资料:青浦教育
编辑:沈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