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在百花盛开、万物生长的希望时节,
肇庆市教育大会如期而至,
积极响应国家、省教育发展战略,
立足本地实际,深入推动教育改革,
以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2024年教师节,全国教育大会再次吹响号角,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今年初,《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发布,为教育强国建设画出“蓝图”。
△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梁亮 摄
力行致远 跫音铿锵
2019年全市教育大会至今,肇庆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更加扎实有力;补短板强弱项,基础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成果显著;大力实施“新强师工程”,教师队伍建设持续优化;中职教育基础更加夯实,高等教育再上新台阶。
一次次变革、
一个个跨越、一串串数据,
记录了肇庆教育强市建设的丰硕成果、
坚实步伐。
△肇庆市汇星小学景德校区。伍泳燕 摄
——扩容提质,破解基础教育短板弱项。
2021年以来,肇庆市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教育事业振兴行动和“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
1
2
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123所,新增公办学位10.45万个,超额完成省定“十四五”任务,彻底缓解市辖城区义务教育学位紧张问题。
完成55所乡镇寄宿制学校改扩建,新增学位1.5万个、床位6306个,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
3
4
优化整合392个乡村教学点,让3.34万名学生集中到中心校,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公平。
△肇庆发布 翟舒婷 摄
——集团化办学走在全省前列,结对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
组建了57个教育集团,12个进入省级优质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其中4个入选首批省级优质教育集团(全省排名第六)。
1
2
组建了29个城乡教育共同体,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深圳选派181名优秀教师到我市山区县中小学校支教,我市山区县选派300名年轻骨干教师到深圳中小学校跟岗,结对帮扶学校50对。
3
4
统筹推动14所城区优质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学校,12所优质高中托管帮扶12所县中。
△肇庆市第一小学信安校区。黄咏欣 摄
——教育改革亮点纷呈,“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赋能基层。
7个中小学案例入选广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1
2
全面推行肇庆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2个区被评为“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10所学校被评为“双新”示范校。
在省内地市率先启动“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
3
4
高要区扎实推进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建设。
深入实施“城乡联动,双向提升”改革行动,4个区(市)分别与4个县逐一结对,累计选派1851名教师参加跨县域结对交流,引导我市优秀教师向农村薄弱学校流动。
5
△2024年8月,肇庆新区管委会和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合作办学,托管肇庆新区华侨城小学。马凯勇 摄
——“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市组建全市高校和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16个。
1
2
遴选认定首批市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6个。
深入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认定11家劳动教育基地,20所市级特色学校。
3
4
培育市级以上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6个。
认定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3所。
5
6
全市各县(市、区)设立10条“880”(抱抱你)心理热线电话开展在线心理辅导服务。
△迪村中心小学师生在乐耕园开展实践劳动。图源 肇庆教育号
——坚持“强师兴教”,构建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
巩固深化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工作成果,县域内交流轮岗人数占比7.4%。
1
2
建成10个教师发展中心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评定“西江人才计划”名师(名校长)工作室30个,入选省级“三名”工作室35个,市级“三名”工作室781个,市级教学能手500名。
3
4
32人入选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项目培养学员。
持续实施“百师送百课”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累计开展700多场送教活动,惠及师生31770人次。
5
6
推动人才入县下乡行动,扎实开展“银龄讲学计划”“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等项目,成功招募1590名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
让教育人才“活水”奔涌,为高质量发展筑牢育人根基。
7
△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罗馨如 摄
——打造大湾区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和大湾区西部职业教育新高地,以人才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肇庆建设有理工、商贸、医学、演艺、航空、农业等多种学科的职业院校,形成“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多维融合”具有肇庆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科种类和办学规模位居全省前列,办学能力水平乘势而上。
1
2
肇庆学院建成广东省地方院校首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还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高校。
肇庆医学院“十年磨一剑”成功“升本”,我市高等教育再上新台阶。
3
△肇庆医学院挂牌。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江涛 摄
我市印发《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按照“一年见雏形、三年出成效、五年大发展、十年立标杆”总体目标,以“六大行动”为抓手,把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打造成为全市创新创业主阵地、产业策源地、应用人才集聚地。
云阔鹏举,图南无界。
站在全市教育大会召开的新起点上,
肇庆未来将深入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
奋力开拓新局,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示要求,
全面落实省委、
省政府关于教育强省工作部署,
以“春蚕织锦”的定力、“蜡炬成灰”的担当,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壮阔征程中,
书写肇庆教育的时代华章。
来 源:西江日报 肇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