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教育局副局长的一句话,让我们不禁感叹: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生来只能打地洞吗?
所谓的“高层次人才”,往前倒三代是什么人才?
3月24日,湖南长沙市教育局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
自2025年起,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教育优待实行单列,不纳入统招计划。
消息一出,引发大众担忧,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这是堂而皇之地把“拼爹”的教育特权放在了台面上。
大家对“高层次”,这三个字很反感,这不明摆着,说我们是低层次的人。
这是教育者该说的话吗?
教育提倡人人平等,告诉我们的孩子不要以貌取人,不分职业贵贱,不要把人分三六九等,我们的24字价值观,也明确提出“平等”一词,长沙教育局这是打自己的脸,还怎么教育孩子。
我们可以接受财富地位的“三六九等”,毕竟每个人创造的价值不一样,但教育不可以,这是公平最后的底线。
对此,多家媒体先后发文质疑长沙教育局这种“为吸纳高端人才,为学二代开辟绿色通道”的做法。
南方都市报发文
别让教育优待破坏教育公平。
发文认为:当地教育考试部门要尽快公布详细的招生办法,确保单列计划招生,促进教育公平而非破坏教育公平,这才能让改革顺利推进。
说实话,单列计划招生,本质就是单独走后门,就像机场的VIP通道一样,你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你享有的特权,就不可能有公平性的存在。
所谓的公平,就是大家一样,不论你出身寒门的贩夫走卒,还是显赫的富贾权贵,大家都遵从一个标准,同在一个起跑线,不拼爹妈,只拼学生个人的能力,这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公平。
黄河新闻发文
长沙中考优待人才子女,教育公平不应成为人才政策的抵押品!
发文一针见血指出,教育的“特权赛道”是破坏教育公平的基石。
中考考核的是学生自身的能力,不应该成为“父母贡献值”的升学砝码的交易商品。
教育公平是文明社会的底线,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逾越这条红线的借口。
这句话直接戳中了大众,尤其是家长内心的痛点,简直太让人寒心了!
本来高层次的人就已经享有了比普通更多优越的条件,比如收入,福利待遇,住房补贴等等,他们的子女也享受了父母给他们带来的红利。
如果现在教育公平这层最后的底线被踩踏,让高层次的人拥有教育特权的话,那么普通人还谈何有逆天改命的出路?
如果真要讲什么“贡献价值”,没有农民种的粮食蔬菜,养的鸡鸭鱼肉,别说高层次的人才,就是首富三天不吃饭,也要饿得心慌意乱。
要论父母贡献价值,农民的贡献才是最大的,为何他们的子女不能享受教育优待实行单列?
搜狐新闻发文
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中高优待,不占统筹名额也伤人。
发文直言不讳地指出:
高层次人才的子女本来就有各种资源栽培,比普通人家的子弟更早赢在起跑线上,假如在中考这种选拔考试上凭借父辈身份绕过去,即使政策逻辑讲得通,也还是欠缺一些底气。
说白了,高层次人才及他们的子女,已经享受了各种资源和红利,普通家庭本就望尘莫及。
在教育内卷的当下,无论从文化水平,还是经济收入上,都已经输了一大截,现在又要在教育资源上占尽便宜,说实话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教育界专家发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人认为:
当地要尽快公布详细的招生办法,确保单列计划招生,高层次人才子女录取分数不低于本地考生,不挤占本地考生的教育资源,让改革顺利进行。
总之,教育是公平最后的底线,如果这个这层底线都突破了,实在令人太寒心了!
最后说一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育也不例外!
大众不指望绝对的公平,但教育公平的底线一定要守住,这是我们最后的尊严和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