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创新与心理成长”,学习更多创新与心理健康知识

在心理学领域,心理沙盘作为一种独特且有效的心理治疗与辅导工具,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它通过非言语的方式,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大门,帮助个体探索自我、改善关系,促进心理健康。

一、心理沙盘的功能

(一)自我探索与认知

心理沙盘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安全、自由的表达空间。在沙盘中,人们可以通过挑选沙具、摆放场景,将内心深处的情感、想法和冲突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非言语的表达形式,能够绕过意识层面的防御,让潜意识中的内容浮现出来。例如,一位在工作中面临巨大压力的上班族,在沙盘中构建了一个孤独的小岛,周围环绕着汹涌的海浪。通过对这个沙盘作品的分析与反思,他意识到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到孤立无援,从而开始思考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寻求支持。


(二)情绪调节与宣泄

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等,长期积累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心理沙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情绪宣泄途径。在创作沙盘作品的过程中,参与者可以将内心的负面情绪投射到沙盘中,随着沙具的摆放和场景的构建,情绪得到释放和缓解。研究表明,许多经历过创伤的个体,在参与心理沙盘治疗后,焦虑和抑郁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人际关系改善

在团体心理沙盘活动中,参与者需要共同协作,完成一个沙盘作品。这一过程促进了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信任。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想法,参与者能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例如,在一个团队建设的沙盘活动中,成员们通过讨论和协作,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场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发挥各自的优势,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问题解决与决策辅助

心理沙盘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还可以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思路和启示。当人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或决策时,通过构建沙盘场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找到新的解决方案。例如,一位创业者在面临业务拓展的决策时,通过沙盘模拟,清晰地看到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从而做出了更明智的选择。


二、沙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步骤

(一)准备阶段

确定主题与目标:根据参与者的需求和特点,确定活动的主题和目标。例如,对于学生群体,可以开展以 “自我探索”“团队合作” 为主题的活动;对于职场人士,可以围绕 “压力管理”“职业规划” 等主题展开。


选择场地与材料:选择一个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场地,确保沙箱、沙具、沙盘桌等设备齐全。同时,准备好记录工具,如相机、笔记本等,以便对活动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

招募与分组:根据活动规模,招募合适数量的参与者,并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一般控制在 5 - 8 人。

(二)导入阶段

介绍活动规则:带领者向参与者介绍心理沙盘的基本原理、活动规则和注意事项,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强调在活动过程中,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不批评、不评价。


热身活动:通过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破冰游戏、放松训练等,帮助参与者放松身心,消除紧张感,增进彼此的了解。

(三)创作阶段

沙具选择与摆放:参与者按照顺序,依次从沙具架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沙具,并将其摆放在沙盘中,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无需进行过多的思考,跟随自己的直觉和内心感受进行创作。


分享与交流:所有参与者完成沙具摆放后,依次分享自己选择沙具的原因、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其他成员认真倾听,并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四)分析与反馈阶段

整体分析:带领者从整体上对沙盘作品进行分析,包括场景的布局、沙具的选择、成员之间的互动等,引导参与者思考作品所反映的团队氛围、人际关系和潜在问题。


反馈与建议:带领者根据分析结果,向参与者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找到改进的方向。同时,鼓励参与者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五)结束阶段

总结与回顾:带领者对活动进行总结,回顾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心理沙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作品保存与清理:参与者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作品拍照留念,然后共同清理沙具和沙盘,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三、沙盘功能发挥的内在机制

心理沙盘之所以能够发挥上述功能,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基础。首先,它符合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荣格认为,人类的潜意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原型和意象,通过沙盘创作,这些潜意识内容得以呈现,从而促进个体的自我整合和成长。其次,心理沙盘运用了投射原理。参与者在选择沙具和构建场景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情感、想法和价值观投射到沙盘中,从而为自我探索和分析提供线索。最后,团体心理沙盘活动还利用了社会学习理论。在活动中,参与者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学习新的人际交往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综上所述,心理沙盘作为一种强大的心理工具,具有丰富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参与沙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调节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未来,随着心理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心理沙盘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们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仝兆景,河南南阳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河南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河南省煤矿安全教育培训骨干师资库成员,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评审专家,焦作市首席科普专家。主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4项。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工智能、工程伦理教学科研,擅长运用沙盘游戏、绘画心理治疗、格盘、催眠、旅途心理治疗等开展焦虑抑郁心理治疗、青少年厌学治疗,开展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团体心理健康、安全心理、婚姻幸福、团队建设、人工智能、科学家精神、心理咨询师督导等方面的科普宣讲、培训和讲座。

用心进步,快乐成长

关注:创新与心理成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