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袁园 每经编辑:张益铭

险资购金成为现实。3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获悉,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平安寿险等机构已经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完成相关交易。这也意味着,国内保险公司正式开启黄金投资新篇章,酝酿多时的险资购金终于从规划走向了现实。

有业内人士表示,险资购金在优化险资资产配置、提升潜在收益、推动人民币黄金市场发展、完善人民币黄金定价功能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头部险企入局黄金市场

2025年2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金办发〔2025〕7号),批准包括人保财险在内的10家保险公司作为试点主体,投资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黄金合约及相关业务。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保险资金将有更多的渠道可以用于配置贵金属,提升资产配置的多样性。这一变化不仅将对保险行业自身产生深远影响,也可能对未来的黄金市场和金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文件发布后,作为试点的保险机构就开始了在黄金交易方面的探索和尝试。3月24日,上海黄金交易所网站公告:同意吸收中国人寿、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

3月25日,中国人寿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完成了国内保险机构的首笔黄金询价交易,平安寿险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完成了国内保险机构首笔上海金交易,人保财险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系统,成功完成国内保险行业首笔黄金竞价交易。

“险资购金在优化险资资产配置、提升潜在收益、推动人民币黄金市场发展、完善人民币黄金定价功能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平安寿险方面表示,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具有抗通胀能力和保值功能,能有效对冲经济波动和市场风险;其与传统大类资产相关性较低,能够为险资投资组合提供独立收益来源,分散单一资产风险,提升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且长远来看具有较高的收益潜力。

此外,保险资金是重要的中长期配置资产,险资购金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黄金市场集聚性和稳定性,完善人民币黄金定价功能和资源配置能力,对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有望缓解险企投资压力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市场波动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进一步凸显。

根据政策要求,试点保险公司投资黄金账面余额合计不超过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据悉,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10家试点保险公司的总资产规模约为20万亿,预计相应政策的落地或将为黄金市场带来2000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随着黄金投资规模在险企投资端占比的提升,险企长期面临的‘资产荒’和利差损压力均有望得到缓解,且险资的参与亦有望推动黄金价格上涨,两者有望形成正反馈。”东兴证券分析称,参与黄金试点的头部险企有望借助该机遇有力提升自身投资业绩,助力自身估值修复。

不只是市场看好险资投资黄金市场,从试点机构的动作来看,他们对于参与黄金投资业务也十分积极。“黄金作为重要的避险资产,长期来看具备保值增值功能,参与黄金投资业务,将进一步优化人保财险的资产配置结构,改善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人保财险表示。

平安寿险方面亦表示,高度重视这一历史机遇,将积极研究黄金业务的投资配置规划,以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资金运用效率。在配置规划方面,将严格遵循监管要求,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和资产负债管理需求,合理中长期配置黄金资产。战略上,从分散投资风险、优化组合结构角度将黄金纳入年度及中长期战略资产配置计划;战术上,将在严格风险管理的基础上,紧密跟踪研究市场变化,积极把握投资机会。

展望未来,中国人寿表示,将坚持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坚守稳健审慎的投资风格,发挥好黄金在优化组合、对冲风险、抵御通胀等方面的独特配置价值,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投资组合的长期风险收益比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