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 广州报道

3月26日,在汕头湾海底68米深处,随着“永平号”盾构机近5层楼高的直径为14.57m的刀盘破岩而出,世界首座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隧道——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标志着连接汕头与汕尾的“黄金通道”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了国内外海底隧道建设多项记录。

这些深海隧道建设纪录包括: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速铁路海底隧道;世界已贯通最大开挖直径铁路海底隧道;国内穿越活动断层最多的铁路海底隧道;国内开通水压最大的海底隧道。

由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设”)工程总承包的汕汕高铁连接广东省汕头市与汕尾市,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控制性工程汕头湾海底隧道全长9781米,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设计与建设难度堪称世界级工程教科书,被誉为目前在建难度最高的隧道之一。

据中国铁设汕汕高铁项目总工程师李为介绍,隧道不仅要在8度的高烈度地震区穿越17条断层破碎带,其中的8条为活动断层,还要承受海底近1Mpa的超高水压和强腐蚀性海水的双重压力。为确保隧道建设顺利推进,工程建设采用矿山法和盾构法双模式掘进:在海域矿山段,需下穿汕头湾主航道风化凹槽,海底爆破作业上方完整岩层最薄处仅2.36m,隧道坍塌涌水的施工风险极高;在盾构法施工段,直径近15米的盾构机遭遇了“三重极限”地质段落—— 强度达200Mpa的极硬岩、软硬交替的长段落“犬牙层” 和直径超3米的“孤石阵”,当面临钢材一样坚硬的岩段时盾构机要“啃的动”;面临软硬不均的岩段时,要保证盾构机发力适度,做到“不崩牙”。

中国铁设汕头湾海底隧道设计负责人霍飞表示,项目团队推动系列设计方案的深化完善,成功破解了“高烈度地震+密集活动断层+海域超高水压+高腐蚀海水+极复杂地层”多重威胁。

汕头湾海底隧道的顺利贯通,为汕汕高铁全线如期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内外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全线建成通车后,汕汕高铁将与在建的漳汕高铁连接,在珠三角、海西、长三角之间构筑起一条新南北向大能力客运通道,对沿线城市融入湾区、连接华东提供了重要通道,助力国家东南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