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麻烦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哦,这样就不会错过精彩内容啦,还能随时查看。

说到苹果,这个品种可真不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水果。

民间有句俗话叫“每天一颗果,医生不来找”,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苹果营养价值很高。



在国内苹果市场中,“红富士”占据着销售的大头,凭借鲜红的外皮和脆甜多汁的果肉,深受消费者青睐。

市场上售卖的苹果大多属于“冷库果”。

由于“红富士”需求量大,在“冷库果”的各类品种里,它的占比也是最高的。



为什么会有“冷库果”呢?这就得提到苹果的采摘时间。

以典型的“红富士”为例。

它的产量非常大,采摘期集中在每年秋天,只有十月份左右才能进行采摘。



不过“红富士”一直很受欢迎,全年都有需求。

如果只在十月份上市,根本无法满足全年的消费需要。



所以很多果农和商家会把刚摘下来的“红富士”放到冷库保存起来,等到其他季节再拿出来卖。

这里有一点不得不提,“红富士”在采摘期的价格是比较低的,因为产量高,采摘期竞争也激烈。

把它存进冷库,等价格上涨后再拿出来卖,就能给果农和商家带来更高的利润。



相比大多数水果,苹果更容易保存,在冷库里可以存放很久。



今年清明节快到了,国内苹果主产区的冷库里还囤积着超过500万吨苹果。

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销售模式的改变



以前,苹果主要依赖传统的批发市场来销售。

果农和经销商把苹果放进冷库后,通常通过各地的大批发市场分销到超市和水果店。



近年来,销售模式发生了变化,从传统方式转为线上销售和直采模式。

根据行业数据,2025年春节前后某快递公司的苹果运输订单达到了450万单,比去年增长了10%以上。

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渠道的普及,让顾客可以直接从产地或仓库购买苹果,跳过了传统的批发环节。



大型商超和连锁品牌也倾向于与果园或冷库直接合作,建立“产地直达销地仓”的供应链。

这种模式虽然提高了效率,但导致传统批发市场出货量明显减少。

一些主要销售地市场反馈,今年清明备货期间货物到达量增加,但实际交易仍然缓慢。



果农和经销商对市场变化的适应存在滞后性,许多冷库经营者仍然习惯“囤货待涨”。

特别是红富士,由于耐储存的特点,常被当作“期货”操作。

今年春节后,部分产区苹果价格小幅上涨,这加剧了一些囤货者的“惜售”心理。



他们盼望着清明节前价格能进一步上升,却没注意到消费者实际关心的问题。

再加上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出口难以短期内成为消化库存的主要力量。

苹果种类的多样化



除了上述原因,苹果种类的多样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红富士”曾经因为耐储运、外观漂亮、口感好等优势,成为苹果市场的主导。

可是近年来,消费者显然不太愿意接受这种“一果独大”的局面了。



在商超和电商平台上,新西兰爱妃、美国蛇果、日本王林等进口品种与国产瑞雪、瑞香红、维纳斯黄金等高端品种共同竞争。

这些国产苹果凭借独特的风味和不同的卖点吸引顾客,售价甚至超过了进口苹果。



国产“瑞香红”单果售价可达15元以上,而普通红富士仅3-5元/斤。

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市场对高端、特色苹果的需求增加,红富士的销量自然就下降了。

以前冷库八成都是红富士,现在其他品种的比例接近四成。



不同种类的苹果之间差异很大。

比如西藏林芝产的黑卡苹果,外表呈黑红色,口感粉糯;



还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瑞雪”青苹果,外观黄绿色,味道酸甜。

跟这些苹果相比,“红富士”显得同质化严重,口感缺乏新意,在年轻消费者追求新鲜感的趋势下,其竞争力逐渐减弱。

像香蕉这种各个品种口感差异不大的水果,都有很多种类供顾客选择,更别说苹果了。



消费者希望尝试更多种类的苹果,因此“红富士”的销量就减少了。

而冷库里“红富士”的数量又占比较大,结果就是库存堆积。

很多顾客形成了“冷库果=不新鲜”的观念,更喜欢购买当季的新品种。



云南、新疆的早熟苹果打着“树上熟”的旗号,即便价格更高也能迅速卖光。

相比之下,红富士因为全年供应,反而失去了“季节限定”的吸引力。



尽管新品种市场需求旺盛,但红富士依然是冷库库存的“主力”。

它种植面积广、产能巨大,短时间内难以被替代。

山东烟台作为红富士的主要产区,库存量占全国冷库的70%以上。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造成了“新品种供不应求,老品种滞销”的矛盾。

加上部分果农对转型犹豫不决,仍然坚持种植红富士,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

总结

今年冷库存放500万吨苹果的现象,实际上是产业转型期的一个缩影。

传统批发市场出货放缓,而新兴的电商、直采等渠道尚未完全覆盖市场需求,新旧模式还在过渡阶段。



消费者对苹果的新需求,以及进口和国产新品种的崛起,挤占了红富士的市场份额。

未来,苹果产业或许需要加快销售渠道的融合,同时优化品种结构,减少对单一品类的依赖。



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多样化的苹果选择意味着更丰富的味觉体验。

毕竟,谁不想品尝不同风味的好苹果呢?

参考:

食品资讯中心网:苹果市场动态评析(第246期)丨春节过后,看苹果行情新变化 2025-03-02和讯网:苹果:期货价跌 冷库库存 500.61 万吨2025-03-2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