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泠然 文/图)3月25日,新时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暨宁夏清水河流域减沙治理研讨会在银川举办。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国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以及水利部、黄委会,内蒙古、新疆、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水利部门和水土保持学会等37家单位的70余位代表与专家学者,大家共同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及宁夏清水河流域减沙出谋划策。
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邵明安,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西安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特邀专家,还有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黄河委员会水土保持局、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黄河专委会等10余位领导和专家,围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宁夏清水河治理等关键主题展开了深入学术交流。针对宁夏清水河减沙治理、生态修复、科技创新、示范建设等重点工作,专家们积极研讨,为宁夏清水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综合治理提供了宝贵建议。
近年来,宁夏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在水土流失治理与清水河流域减沙方面精准施策、协同发力,成效斐然。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的“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双提升”。截至2024年底,宁夏水土流失面积为1.4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2.2%,相比以往减少约2.6倍,水土保持率达77.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年入黄泥沙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亿吨锐减至如今的2000多万吨,塞上山川实现了从“黄”到“绿”的巨大转变,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贡献了可借鉴的宁夏经验。
宁夏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起点,充分吸纳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新成果、新举措、新思想、新观点。针对黄土高原和清水河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水沙关系不协调等问题,勇担先行区建设使命,开展科学论证评估,系统谋划研究,整体协同推进治理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治理,探索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流域减沙的新路径,切实造福沿岸百姓,保障黄河安澜、健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