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中国好意援助号称世界上最贫困国家之一的尼日尔15年,却遭到了“背刺”



尼日尔政府

3月13日,尼日尔翻脸不认人,向中国的三位石油高管下“逐客令”,还巧设名目,吊销了一家中资酒店的营业执照。



尼日尔石油部长奥马鲁

没过多久就遭到了“现世报”,西部蒂拉贝里大区泰拉省科科鲁镇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造成44人死亡、13人受伤。



江南都市报2025-03-22尼日尔一清真寺发生恐怖袭击,至少44人死亡

那么靠中资实现逆袭的尼日尔为什么会突然“变脸”呢?



图源网络

中国企业对尼日尔的援助

都说欲壑难填,果然不假,在2003年以前,尼日尔东南部的乍得盆地就是“地质研究者的梦魇之地”,这里的地表温度常年保持在50摄氏度左右。



尼日尔东南部的乍得盆地

尽管这里很有可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也还是没有国家愿意冒着风险开采,尼日尔当然也没有这个实力,不然他们也不会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然而,知难而退不是中国人的风格,中国石油勘探队毫不犹豫的踏上了这片让人望而生畏的沙漠,开始了无穷无尽的勘探工作。



十五年的时间,中国投入了将近50亿美元的资金,才终于在尼日尔沙漠打造出了一个涵盖“油田、炼化、出口”的完整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投资40亿美元建设的贝宁输油管道承担了尼日尔90%原油出口,成为经济命脉,而尼日尔也从石油进口国转型为石油出口国



中国援助

中国企业为尼日尔提供了超过4000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了1.2万技术工人和300多家本地企业,并通过医疗、教育等公益项目改变了民生。

2024年,尼日尔因政变的缘故,陷入财政危机,中国也是如同“及时雨”一般出现,向尼日尔提供了4亿美元的预付款贷款,并约定可以通过原油来偿还,帮助尼日尔渡过了难关。



中国石油2022年在尼日尔展开本地化专项培训

万万没想到,尼日尔最终会因为不想还这笔贷款,频频向中国“施压”,以“薪资不平等”“本地化不足”为借口驱逐中企,试图通过政治施压迫使债务减免。

尼日尔“变脸”

当地军政府以反殖民为旗号,要求将原油分成比例从15%提升至30%,并强制接管中资项目,实际上就是在掩盖其技术与管理能力不足的现实。



图源网络

尼日尔甚至还将外企塑造为“剥削者”,炒作“中国高管月薪1.16万美元vs本地员工1200美元”的薪资差距,刻意煽动民族主义情绪转移矛盾。

美国“关键矿产倡议”和欧盟制裁加剧尼日尔孤立,部分非洲国家在西方施压下与中国合作出现裂痕,尼日尔借此向多方示强以换取筹码。



图源网络

坏人机关算尽都不如蠢人灵机一动,3月13日,尼日尔直接将中国的三位石油高管驱逐出境,查封了其炼油厂账户,并且还吊销了一家中资酒店的营业执照。

可是尼日尔军政府的举动,不仅没能实现其“资源主权觉醒”的短期利益,反而引发了一系列反噬效应,甚至还违反了中尼双边投资协定及《能源宪章条约》。



图源网络

中方完全可以通过国际仲裁索赔,尽管类似案件执行率较低,但此举将会严重损害尼日尔在国际投资领域的信誉,尼日尔想要吸引外资会更加困难。

失去中国技术后,石油出口停滞、债务违约加剧、国际信誉崩塌,最终可能重蹈“资源诅咒”的覆辙,这无疑是一场“经济自杀”。



图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军政府上台后驱逐法国势力、引入俄罗斯瓦格纳集团,试图通过“反西方”姿态换取支持,然而,俄罗斯缺乏资金填补尼日尔的经济缺口。

西方又因铀矿协议破裂对其实施制裁,最终尼日尔在“亲俄疏中”策略中陷入孤立,既失去了传统伙伴,又没能获得新靠山的实质性援助。



图源网络

俄罗斯政府始终否认直接控制瓦格纳,称其为“私营军事公司”,但瓦格纳的实际行动与俄国家利益高度契合,俄罗斯通过瓦格纳提供军事与政治支持,强化了尼日尔的战略自信。

对华强硬政策,到底是不是受到俄罗斯的直接指使,还没有确凿证据,更多表现的是尼日尔利用大国博弈,试图以“亲俄疏中”换取短期利益。



图源网络

尼日尔的短见和自大,终究是得到了“报应”,3月21日晚上,有极端组织在尼日尔西部蒂拉贝里大区泰拉省科科鲁镇的一个清真寺,发起了恐怖袭击,导致44人死亡、13人受伤。

科科鲁镇位于尼日尔、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三国交界处,是极端恐怖分子驻扎的地方,尼日尔独立后经历四次政变,新政权常推翻前任政策,所以国内经常出现恐怖袭击。



央视新闻直播间截图

这为尼日尔敲响了警钟,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走一步,看十步,想百步”,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结语

尼日尔的“背刺”是资源国政治短视与大国博弈交织的缩影,对中国而言,这次事件既是海外投资的风险教育课,也是推动合作模式升级的契机。



图源网络

中国将会从“开拓者”转向“融入者”,通过技术共享、利益绑定与多维风控,构建更具韧性的伙伴关系。

而对尼日尔,历史将证明:真正的“主权觉醒”绝非掠夺外资,而是以开放姿态培育内生动力,要是它们继续将国际合作视为零和博弈,终将自食恶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