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你觉得大学生是不是越多越好?教育是不是越发达越好?那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上大学,是不是每个人都轻松很多呢?
给大家看两个完全相反的例子,都是我们的邻居。先来看越南的情况。如今的越南,就业市场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景象,年轻人找工作变得极为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工作主动 “找上门”。
当下,越南的经济发展态势促使大量外资涌入,投资热情高涨,建工厂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投资的速度,许多外企甚至为了建厂都得排队等候。
在这样的用工环境下,工人的地位似乎 “水涨船高”,愿意到工厂上班仿佛是给企业 “赏脸”,企业为了吸引工人入职,甚至在工人还未开始工作时就得先发红包。
再加上20年前越南生育率低,就跟现在的中国一样。所以这一代越南年轻人人数非常少,非常的缺工人。
但是,当我们深入到越南的工厂内部,却发现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由于越南整体教育水平偏低,这些进入工厂的工人大多缺乏技术能力,只能从事最为基础、简单的劳动。
工厂的管理层基本都是由国外人员空降担任,本国人才难以获得晋升机会,这使得越南本土产业的发展空间被极大压缩。
在教育投入方面,越南整个国家一年的大学经费的总和,都只有9亿美元,还不到复旦大学的一半,整个国家加起来没有一所大学多。
如此匮乏的教育资金投入,使得越南的高等教育发展极为受限,全国一年仅有26万大学毕业生,将近九成的年轻人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这些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只能在社会底层从事最辛苦、最基础的工作,职业上升空间极为狭窄。
在产业发展上,越南的企业过度依赖外资,以三星为例,目前三星一家公司在越南的产值已经占据了越南全国GDP总值的20%。
越南在一定程度上仿佛成为了三星的 “分公司”,越南领导人在与三星这样的外资巨头打交道时,甚至都得有所顾虑。
表面上看,越南似乎拥有了一些产业,但实际上核心产业大多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越南只能承担脏活累活,利润却被外国企业大量拿走,这便是典型的 “有产业没教育” 的困境。
那么,大力发展教育,多建大学,让年轻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也不一定。另一个完全相反的国家是菲律宾。
菲律宾没有拿钱搞基建,不建公路,也不建铁路,就建大学。把大学建得又多又漂亮,有2000多所大学,其高等教育规模在整个东南亚首屈一指,大学入学率很早就达到了30%。
在2013年之前,它的大学入学率甚至比中国还高。但是教育发展了,社会就业却陷入了困境。菲律宾青年失业率长期在10%以上,读完大学出来根本没有正经工作,连吃饱饭都困难。
所以菲律宾的特产,就是全世界最好的女佣和最吃亏的男劳工。 年轻人有教育没出路,不管你学什么专业,毕业一出门直接去机场,飞到全世界当阿姨。
连菲律宾政府甚至将此视为一种 “特色”,对外宣传本国女佣的优质服务,期望通过向其他国家输出劳动力来赚取外汇,比如一直希望中国能够开放劳务市场,让菲律宾劳工进来。
但是你说越南和菲律宾的年轻人,不努力吗?不管是在工厂还是在学校,他们都非常的吃苦,但是产业和教育不同步,让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菲佣
国家的本钱就这么点,先建大学就没钱建基础设施,先建基础设施就没有教育资源培养人才。口号大家都会喊,谁都知道要多修路、多建厂、多建学校。
但是究竟多少资源去打基础,多少资源搞教育,多少资源去搞产业、搞国防,在这中间怎么找到平衡,是非常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
我们常常感觉不到,只是觉得不知不觉之间好像路就修好了,学校也多了,工厂也有了,航母也有了,所以你感觉不到这里面的各种权衡和考虑。
但是有了对比之后,你就能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值得珍惜。你觉得越南和菲律宾的年轻人出路在哪里呢?可以在评论区聊一聊。
【本文来源@温义飞的急救财经视频内容】
为提升可读性,此文历经加工与润色。剧情演绎,仅供娱乐,万勿信以为真,切莫对号入座。图文素材皆源自网络,若有冒犯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络,我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