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大家看过最近热映的《哪吒2》吗?你们觉得哪吒是一个怎样的人?”在红领巾巡讲团的创新课堂上,辅导员用《哪吒2》打开话匣子,引导队员对其中人物评价,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结合“AI+HI(人工智能+人类智能)”的情境融合创新讲,这样有趣的宣讲走进队员的脑海和内心,而这正是当下闵行区探索思政教育创新的缩影。

为搭建起富有创新性与引领性的少年儿童思政教育新平台,近日,闵行区第一批“红领巾思政课堂研究分中心”“红领巾巡讲团实践分中心”成立,平南小学、闵行区实验小学获“红领巾思政课堂研究分中心”授牌,闵行三中、莘光学校获“红领巾巡讲团实践分中心”授牌,“上海市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学院闵行分院”也同步揭牌

一条成长链:

从“幸福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

在平南小学的课堂上,平南小学少工委副主任翟艳老师聚焦“追星”这一社会现象,向队员们抛出了“应该追什么样的‘星’”的问题。


另一边,平南小学大队辅导员陈泽旭老师,则以数学的思维,带领队员们来到漕宝路,将校门口的拥堵马路转化为跨学科课堂:“大家知道吗?这条常年拥堵的马路迎来了新变化,工程背后更是隐藏了高精尖技术!”


同样将课堂设在校园外的还有闵行三中的朱超老师,他以“场地在哪里?”“时间在哪里?”“兴趣从哪里来?”从三个实际问题出发,领着队员到学校附近的兰坪集市,跟着摊主进行别样的职业体验。

以小切口呈现大道理,闵行将思政教育与生活实践深度融合为“行走课堂”,让理论认知在真实场景中自然生长。

于是,在翟艳老师的课堂上,队员郭斯 年以身边的队员榜样 为目标制定“追星计划表”,每年画一本“追星”故事,并立志早日入团、入党,回到母校成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在陈泽旭老师的课堂上,队员们发自内心地为家乡闵行的发展变化点赞:“原来最酷的‘黑科技’,就藏在我们每天走过的路上!”在朱超老师的课堂上,来自兰坪集市上的课外知识让队员们意识到:“卖菜不仅是交易,更是生活的艺术。”

童言童语、童真童趣、童行童创让党的创新理论走心更走新,一条从“幸福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的成长链在闵行徐徐展开。

三个新平台:

一个分院+两个分中心

“我们宣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阐明党的创新理论。”

“什么是中国梦?人生三部曲是什么?新质生产力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要讲的内容。”

近年来,闵行区少工委不断深化少先队幸福教育理念,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积极推动少先队幸福课堂的有效落实。从“红领巾思政小课堂”到行走的“社会大课堂”,为队员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供生动体验。

现场的沉浸式教学氛围,让队员们更容易了解思政知识,培育社会责任担当。而老师们也用青春活力为立德树人工作注入新生机,为思政育人提供全新的实践范例。正如翟艳老师所说:“我的‘追星计划表’是以教育家于漪老师为目标,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思考如何追星、追什么样的星,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在此基础上,今年,闵行团区委将“建设好第一批闵行区红领巾思政课堂研究分中心、红领巾巡讲团实践分中心,加快推动上海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学院闵行分院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意在为做好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化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搭建新平台。

“红领巾巡讲团实践分中心成立之后,将在红领巾巡讲方面创新开设更多模式。”作为红领巾巡讲团实践分中心的主持人,朱超对未来期待满满,“比如线上巡讲、多人联合巡讲,让红领巾巡讲从校园走出去,走进公园、走进社区、走进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开展沉浸式宣讲、AI+HI创新新模式宣讲。”


作为支撑两大分中心的核心引擎,上海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学院闵行分院的揭牌更具战略意义。闵行分院将立足闵行区地域特色,打造具有闵行辨识度的分院品牌,不断优化辅导员培养体系,汇聚各方优质资源,全力推进全景式、沉浸式、互动式的红领巾思政课堂建设,办强班、建金课、育名师,助力党的少年儿童思想政治引领工程取得新发展。同时,两个分中心的建设也将纳入上海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学院闵行分院的整体框架内。

“少先队的主责主业是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我们希望依托闵行分院和两个分中心的建设,能更好地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用童言童语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闵行区少先队教研员徐晨表示。

从一堂追星课的破圈,到整个辅导员培训体系的升级,这场关乎红领巾幸福成长的改革,正在重新定义“好的教育”——它不在试卷里,而在孩子发光的眼睛里;不仅在课堂上,更在广阔天地间。


记者:姚怡莹

供稿:团区委

部分图文:少年日报

初审:陈依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