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小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年纪轻轻,竟然会被“晕”困住。作为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加班、熬夜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凌晨两三点睡觉,第二天靠咖啡“续命”是常态。直到半年前,他突然开始头晕目眩,走路像踩棉花,严重时甚至恶心想吐。“一起身就天旋地转,别说上班了,连家门都不敢出。”小王回忆道。
跑了好几家医院,检查做了一堆,结果都显示“没问题”。医生给的结论大多是“耳石症”或“疲劳导致”,可复位、吃药后,症状还是反反复复。那段时间,小王焦虑又无奈:“明明才20多岁,怎么身体就跟散了架似的?”
后来,在朋友推荐下,他找到眩晕老中医的张小中主任。张主任没急着下结论,而是先仔细问了小王的生活习惯:每天几点睡?爱喝冷饮吗?压力大不大?接着又把脉、看舌苔,最后笑着说:“你这‘晕’不是突然来的,是身体在抗议呢。”
原来,长期熬夜耗伤了阴血,加上小王平时爱喝冰咖啡、饮食不规律,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这才导致了眩晕。“就像手机一直耗电却不充电,迟早要关机。”张主任打了个比方。
接下来的调理,张主任没给小王开一堆苦药汤,而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用温和的中药茶饮帮助健脾养血;二是调整作息,严格“勒令”他11点前睡觉;三是教他几个简单的穴位按摩,头晕时自己按一按缓解。小王将信将疑:“就这么简单?不用扎针?”张主任摆摆手:“你这问题,关键在‘养’不在‘治’。”
坚持了一个多月,小王的变化让同事都惊讶:头晕的次数越来越少,脸色不再蜡黄,甚至久违地感觉到了“神清气爽”。两个月后,他基本恢复了正常生活,偶尔加班也不会立刻头晕目眩。最让他意外的是,连多年的便秘问题也改善了。“现在到点就困,再也不硬熬了。”他笑着说。
张小中主任常说,年轻人的眩晕多半是“自作”的,但也是身体最诚实的警告。调整生活方式,给身体一点修复的时间,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就像小王感慨的:“原来‘不作死就不会晕’,中医教的不仅是调理,更是怎么对自己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