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缅怀纪念人体器官捐献者,3月25日,广东省红十字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的“生命·希望”2025年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正果万安园广东省红十字纪念园举行。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林彬,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宋铁出席活动,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海华主持活动。

今年2月15日,四岁的恩宝(化名)在玩耍时不慎坠楼,并在抢救十天后不幸离世。恩宝的爸爸钱先生在和妻子商议后决定,捐献孩子的器官。最终,恩宝的肾脏拯救了两个孩子、心脏和肝脏又分别拯救了两个孩子,眼角膜也进行了捐献。

钱先生告诉记者,恩宝从小就喜欢钻研植物,是一个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孩子。他喜欢玩水、总是念叨着要到增城的白江湖森林公园摘马勃。“我有半个多月没见到他了,我好想他。”这次,钱先生带着恩宝生前最喜欢的漂亮花草来看望他。

“还有很多孩子正处于病痛之中,他们的父母也像我们一样绝望。如果孩子身体的一部分还在这个世界上其他孩子体内成长,他的生命就在延续,爱就在延续。”钱先生动情地说。

来自深圳市红十字会的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也是一位器官捐献者家属。在去年,她参与协调了近100位逝者进行器官捐献、遗体捐献。高敏说,就在今年3月21日,她刚刚参与协调了一位24岁脑死亡女生的器官捐献。这位女生的母亲常年在老家照顾生病的丈夫,因为一时间接受不了女儿死亡,一度倒在高敏怀里痛哭。然而,尽管处在如此悲痛的时刻,她依然和病中的丈夫一起做出了伟大的决定。她告诉高敏:“孩子那么年轻,我不想让她这么着急离开,器官捐献可以让她在这个世界上继续生活,帮助更多人,女儿也就算没有白来一趟。”

六年前,一张肝硬化的诊断书彻底改变了赵先生的生活。每天服药、定期检查、三年进行4次介入手术,赵先生始终咬牙坚持,告诉自己再撑一撑。

然而,在今年年初,赵先生的病情突然急速恶化,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幸运的是,几乎绝望的赵先生匹配成功了一位脑死亡患者的肝脏,按下了生活的重启键。“虽然我不知道那位捐献者的名字,但是我想对他/她的家人说,您的家人没有离开,他/她的器官在我们的胸膛里继续活着,会通过我们的眼睛继续看着这个世界。”

据悉,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已累计完成器官捐献7635例,角膜捐献6311例、遗体捐献2426例,全省共有58.4万余名爱心人士登记成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器官捐献数量连续多年领先全国。

广东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虽然是人口大省也是捐献大省,但是器官捐献数量与患者移植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缺口,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人体器官捐献事业需要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广泛参与,积极营造捐献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推动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红十字会呼吁,希望爱心人士积极行动起来,了解并参与到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事业中,踊跃加入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的队伍,用行动传递希望,用爱心点亮生命。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