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能不能最终卖掉港口,套现这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4亿元),目前好像仍没有定论。
不过,又有自媒体喊出“别让李嘉诚跑了2.0”。
同时,也有自媒体发表了完全相反的看法:1.0的时候,我们惊奇的发现——李嘉诚没有烂尾、没有欠薪、没有欠银行4万亿……
但这一说法,立刻遭到不少网友的反驳:吹李嘉诚没烂尾,是年度最大笑话!人家囤地不建,怎会有烂尾呢?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一争议背后,折射出对商业伦理、社会责任与国家利益的深度思考。
据媒体此前的报道显示:李嘉诚在内地的多个房地产项目中,采取了“囤地不建”的策略。
以成都南城都汇项目为例,历经10多年开发,期间地价大涨,他通过缓慢开发避免了烂尾,但大量房源未售,地价翻了数倍。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北京御翠园项目。
李嘉诚通过缓慢开发或转让项目股权,避免直接烂尾,尽管这种策略在法律上没有问题,但却是对社会责任的漠视,实质上也对城市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进一步加剧了住房短缺和房价上涨。
网友指出:李嘉诚这种“囤地不建”的方式实质上是变相烂尾。此外,他在巴拿马港口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的事件中,也被批评为损害了中国的战略利益,引发对其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质疑。
相比之下,霍英东等其他企业家更注重社会公益和国家建设。李嘉诚的商业行为所引发的争议,远大于其慈善贡献,这引发了对企业家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