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开局随着DeepSeek的爆火,人工智能的浪潮更加势不可挡。2024年“人工智能+”行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这个关键词又再次被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一。人工智能为各行业赋能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2024年4月,4所“双一流”高校密集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分别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作为林草行业的头部高校,也是全国首个林草领域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高校。



北京林业大学将林草行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布局已久,徐徐图之。

首先在基础学科上面,北京林业大学已有优势。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依赖于计算机科学的技术知识与技术,计算机专业可以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

北京林业大学早在1984年就成立了北京林业大学计算中心,次年又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林业信息管理专业,2001年建立了信息学院,有丰富的信息化人才培养经验。该二级学院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具有林业信息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该学院牵头起草林草信息领域行业标准20余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国家级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



信息学院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牵头建有国家林草局林业智能信息处理工程中心、全国林业和草原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该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400多项到账经费近亿元,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成果都很卓著

北林的信息学院在林草与信息的多学科交叉上早已打下深厚基础,2024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也是顺势而为

早在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就发布促进人工智能为林草行业赋能的公告。而北京林业大学作为林草行业的头部高校,又早已有信息学与林草学交叉学科培养的基础。这里似乎还差一根引线便能点燃北林发展人工智能的燎原之火



北京时间2024年1月23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号卫星通过力箭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入轨。这颗以北京林业大学命名的首颗卫星也是国内首颗生态文明命名的卫星

这颗业内领先的轻小型化高分遥感科学试验卫星,将收集检测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病虫害预警等等各种林草行业的大数据,以此提升北林数字化、智能化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至此,北京林业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拼图完成了最后一块。



信息时代,各大高校建设人工智能学院的热潮如火如荼。北京林业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并不是“蹭热点”,可以看出学校每一步的规划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并精准“落子”。生态文明建设是地球文明永久的需求,而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已然明朗,就是在各行业细分中赋能。北京林业大学作为林业的“头部”高校,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