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绵延千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在湖南,一项关于湘绣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实践,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路径——湖南中烟通过将湘绣元素融入卷烟包装设计,不仅实现了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表达,更探索出一条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
Z世代主播与绣娘跨界合作(苏聪供图)
湘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面临传承断代、技艺失传的困境。湖南中烟与非遗工坊深度合作,从湘绣的针法技艺、纹样寓意中提炼文化符号,转化为卷烟包装的视觉语言。设计师以“虚实针”“鬅毛针”等技法为灵感,通过数字化建模和3D浮雕工艺,在包装上呈现灵动立体的“芙蓉花开”意象,既保留传统韵味,又赋予现代审美价值。这一实践不仅让湘绣技艺走出深闺,更将其包装成为传播湖湘文化的移动展台。
湖南中烟将品牌营销推广重点之一置于文化价值传播。通过举办“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锦绣系列活动”、联合湘绣技艺传承人推出“湘绣文物上直播”,将产品包装设计作为文化载体,剥离商业属性,强化公共教育功能。在“锦绣元春季主题活动”期间,邀请Z世代主播与绣娘跨界合作,相关话题网络曝光量突破2000万次,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年轻群体的深度对话。
这一探索不仅为非遗保护提供了“生产性传承”样本,也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赛道。未来,如何进一步打通非遗IP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通道,湖南中烟仍需更多创新尝试。(苏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