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在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然而,立春过后,天气并不会立刻暖和起来。那么,什么时候温度才会正式上升呢?​


立春都过了,什么时候温度正式上来


从节气特点来看,立春虽有春之伊始的含义,但它更像是春天的前奏。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显著。在北方,立春时往往仍处于冬季的余韵中,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较低。按照传统的“数九”习俗,冬至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共九个“九”。立春大多处于“五九”前后,距离“九九艳阳天”还有一段时日。在南方,立春后气温回升速度相对较快,部分地区已有春的气息,可早晚温差依然较大,冷空气也会不时“杀回马枪”。​
从气象学标准来界定,当某地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才意味着真正进入春季。立春之后,我国多数地区的平均气温通常还远低于这个标准。以北京为例,常年立春期间平均气温在-5℃至2℃之间徘徊,直到3月下旬,平均气温才会逐步攀升至10℃左右。在广州,立春时平均气温一般在13℃-16℃,虽比北方高,但真正稳定在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季温度,也需到3月中旬之后。​
从历年气候数据统计分析,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正式上升大致在立春后的一个月左右,也就是3月上旬至中旬。在这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增多,气温随之回升。不过,由于春季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气温波动较大。北方地区常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倒春寒”现象,气温在短暂回升后又急剧下降。南方地区则多出现阴雨天气,湿度大,虽气温不会大幅下降,但体感较为湿冷。​
虽然立春已过,但大家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老年人、儿童及体质较弱者,更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呼吸道疾病等。同时,气温上升后,万物复苏,细菌、病毒也开始活跃,应做好个人卫生与防护。总之,立春是春的起点,随着时间推移,温暖会逐渐降临,但在这之前,我们还需耐心等待并做好应对气温变化的准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