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食安问题,被曝竟是由来已久丨正经315

以“零添加”“健康”“高品质”为卖点,着力塑造“高品质健康调味品”的千禾味业突然遭遇“滑铁卢”。

3月21日,媒体曝出,送检的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中,有12款检出镉,7款检出总砷。千禾的热销产品千禾0御藏本酿380天酱油中检测出的镉达0.011mg/kg。

“镉”是一种主要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的化学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就有镉及某些镉化合物。

千禾味业随即做出了回应,核心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镉”是原料带入的,而千禾味业的原料使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二是“千禾0”是公司注册商标,系列产品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为。


千禾食安问题,被曝竟是由来已久丨正经315

对于千禾味业的回应,很多消费者的反应是:避重就轻

正经社分析师查阅黑猫投诉平台的信息发现,事实上,千禾味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几年前就有消费者反映,而且涉及的问题不少。

奇怪的是,这家公司的这些问题,为什么至今没有解决好呢?

1

食安问题由来已久

“千禾0御藏本酿380天新闻曝光含有致癌物质。家里一直吃,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巨大影响。现在3个家人身体长了结节!”3月21日,一位网友看到相关报道后立即通过黑猫投诉平台发起了投诉。

正经社分析师梳理最近3年来媒体报道和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千禾味业的投诉发现,最迟从2023年起就有消费者投诉千禾味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投诉的问题甚至包括:

(1)醋里面全是黑色沉淀物,严重影响食用。

(2)刚买的酱油便发现大量活蛆,误食后发生腹痛等症状。

(3)酱油里面吃出玻璃渣子。

(4)保质期内酱油里发现大量活虫。

(5)号称低盐的酱油,实际钠含量远高于国家定义的低钠标准。

(6)保质期内发现瓶口有霉菌、瓶里有异物、闻起来有异味。

上述问题中,酱油里面发现活蛆是被提及最多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消费者只是反映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没有说明具体现象。

2

为何可以打擦边球

千禾味业为什么至今没有解决好被曝出来的食安问题呢?

正经社分析师通过分析千禾味业应对危机时的做法和监管部门的反应,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企业很可能怀有投机心理。

千禾味业回应消费者对“千禾0”的质疑时,宣称“千禾0”只是一个商标。言下之意是,那并不意味着就是零添加。


千禾食安问题,被曝竟是由来已久丨正经315

根据媒体的报道,千禾味业注册“千禾0”商标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的:2018年9月申请的是“千禾零”“千禾零加”“千禾0+”等商标,但都没获通过。随后又申请“千禾零添加”“千禾零添佳”等字样商标,仍然没能通过。直到2020年年中,“千禾0”才获批。由此可见,千禾味业一开始就是想打擦边球的。

二是中国酱油行业的标准存在不足,造成了一些监管漏洞。

中国酱油行业的标准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之间存在不衔接的问题;不同部门发布的标准不一致;缺乏细分标准,特别是对高端酱油产品的细分标准不足;对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标准较为薄弱,主要针对常见的添加剂进行规定;部分行业标准内容陈旧,未能及时反映市场和技术变化;缺乏强制性标准。

酱油行业标准存在的上述不足,不仅为企业打擦边球、玩模糊概念提供了空间,而且严重削弱了监管力度。

比如前文提到的消费者多次曝出吃出活蛆的问题,千禾味业总是以消费者储存不当而非质量问题开脱责任。

以高端示人的千禾味业此次爆出的问题是否具有行业共性暂且不论,但一再曝出问题仍得不到切实解决,值得各方深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