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双方达成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抵御侵略者日寇。在这样的背景下,红军改编成八路军,隶属阎锡山的第二战区。

可能,在1937年,八路军的人数不是很多,但老话说得好浓缩都是精华。要知道,当时任职八路军军事干部的将领,后来都成为解放军历史上的顶级名将。被誉为我军战争史上,最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林总,当时是任职115师的师长。

红军虎将徐海东在抗战初期,任职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这支部队就是由红15军团改编而成的,而红15军团是红25军与陕北红军合并而成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红25军是一支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英雄部队。在徐海东,吴焕先,程子华等人的领导下,红25军率先到达陕北,之后又义无反顾支援中央红军,共渡难关。

八路军344旅,在旅长徐海东将军的领导下,参与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指挥部队奋勇杀敌,抗击侵略者日寇,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后来,随着抗战局势的变化,徐海东被上级派到苏中地区,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于是,杨得志将军就成为344旅的第二任旅长。



杨得志也是解放军历史上,一位军事能力很强的开国将军。在抗战以前,杨得志是红一团的团长,还是长征路上的三虎之一,曾指挥红1团强渡乌江,为中央红军打开了生路。

在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杨得志是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团长,指挥该团在平型关战役中伏击日军,歼灭日寇500多人,为此战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综合军事能力很强的杨得志,在1938年,就被八路军总部任命为第344旅副旅长。所以,在徐海东将军挺进苏中地区,作为副旅长的杨得志,自然就成为344旅的旅长。



第三位是韩先楚,他和杨得志将军一样,都是我军战争史上的百战之将。与此同时,韩先楚将军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徐海东麾下的一员虎将,都是出自红25军。

看样子,英雄部队红25军简直就是名将辈出。军长徐海东是我军战争史上大名鼎鼎的虎将,而来自该军的韩先楚则是更加出众。

在日后的解放战争时期,他成为四野的主力战将,解放锦州,歼灭廖耀湘兵团,南下作战,解放海南岛,参与抗美援朝战争,指挥的经典战役,被美军写入教科书。



第四位刘震,他和韩先楚将军一样,都是来自红25军。

刘震将军在抗战初期,任职第344旅688团的政训处主任。在部队得到扩编后,344旅组建独立团,刘震任团长,奉命到冀鲁豫边区开展斗争。从文职干部,到军事干部,看样子,刘震将军也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名将。

正因如此,刘震得到了黄克诚的欣赏,成为新四军第三师的副师长。这支部队在挺进东北后,原来的军事主官黄克诚投入后勤建设。于是,刘震就接替了黄克诚的位置,成为这支部队的最高军事主官。

在东北战场上的人民军队进行整编,之前的新四军第三师其它部队合并成第二纵队,刘震任职司令员,吴法宪任职政委,两人共同领导第二纵队投入东北地区的解放事业。

八路军344旅的四大旅长——徐海东,杨得志,韩先楚和刘震,都是我军历史上的杰出将领。他们以其坚定的革命信念、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共同书写了344旅的传奇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