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吴泽鹏 每经编辑:陈俊杰
2月24日晚间,至正股份(SH603991,股价57.48元,市值42.84亿元)发布了上交所对其业绩预告监管工作函的回复。至正股份此前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66%~114.44%。
至正股份在回复函中表示,去年第四季度营收大幅增长,得益于公司线缆用高分子材料、半导体专用设备这两大业务收入的显著增长,两大业务的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110.88%和117.3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实际上,在2017年~2019年,至正股份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业务年度收入在4亿元以上,但到2021年只有1.28亿元,到2023年也只回升至1.62亿元。同时,至正股份高分子材料业务方面,各年度第四季度收入的浮动也较大。
例如2017年第四季度,至正股份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业务收入为1.78亿元,2021年第四季度的此方面收入只有2491.83万元,到2024年第四季度又回升至1亿元。
半导体设备扩大销售力度
1月18日,至正股份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3.35亿元到3.79亿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3.3亿元到3.73亿元,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000万元到亏损2500万元。
然而,与2024年预亏相比,至正股份第四季度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更让外界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发现,至正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93亿元,因此,公司去年第四季度预计实现收入1.42亿元~1.86亿元。
上交所监管工作函指出,根据至正股份的业绩预告,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预计环比增长49.37% ~95.72%,同比增长63.66%~114.44%,因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确认收入是否具备商业实质,是否存在跨期确认收入的情形。
至正股份在回复函中表示,去年第四季度营收大幅增长,得益于公司线缆用高分子材料、半导体专用设备,这两大业务的收入显著增长,其中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业务第四季度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110.88%,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第四季度收入8473.09万元,同比增长117.38%。
记者注意到,至正股份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收入增长的原因比较简单。据至正股份介绍,苏州桔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桔云)自2023年第二季度并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由于苏州桔云产品验收集中于下半年交付、验收,最终形成设备业务收入集中在第四季度确认,因此苏州桔云2023年、2024年第四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97.80万元、8473.09万元,占上市公司全年营收比例为49.28%和62.40%。
同时,至正股份还指出,苏州桔云2024年扩大了销售力度,半导体专用设备销售情况较上一年度有所好转。此外,2024年至正股份半导体专用设备完成半导体封测厂商通富微电的验证,与公司所签设备订单在第四季度完成验收,共实现销售收入2654.87万元。
高分子材料调整销售政策
至正股份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业务的业绩变动则要复杂得多。一方面,是过去多年该业务收入波动较大,另一方面,是第四季度的收入占比同样较高。
据至正股份介绍,公司在线缆用高分子材料市场具有一定体量的市场规模和客户基础,且生产和销售受一定程度的季节性影响。
对于2017年至2024年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业务收入情况,至正股份介绍称,2017~2023年,公司此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27亿元、5.70亿元、4.62亿元、3.11亿元、1.28亿元、1.29亿元和1.62亿元,2024年预计营收为2.43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78亿元、1.79亿元、1.37亿元、7256.33万元、2491.83万元、5629.44万元和4766.63万元,2024年四季度预计营收为1.00亿元。
可见,2017年~2024年,至正股份的线缆用高分子材料收入出现较大波动,且第四季度的收入占比,在大多数年度内均较大。
至正股份称,2021年~2023年,受资金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主动采取聚焦优质客户,缩减低毛利客户业务量的策略,导致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业务板块的营业收入规模下降,产能利用率均不足20%。面对此种困境,至正股份通过积极获取银行贷款支持等方式,资金压力一定程度得到缓解,公司灵活调整销售政策,市场销售规模逐步恢复。2024年下半年,公司灵活调整产品价格,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同时恢复部分毛利率较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使得营收同比大幅增长,2024年产能利用率提升到34.79%。
至正股份称,公司与客户进行交易均按市场公平原则,并最终实现了销售收入,期后回款正常,业务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不存在跨期确认收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