爅爅有闻·出品
作者|赵小爅
1
「种子循环」风靡,「亚麻籽」站上风口
最近,我身边的女性朋友们接连掏钱参与的一个消费潮流,叫「种子循环法」。
这些为「种子循环」买单的人,通常有两个特点。
一,多少有点内分泌失调。
二,多少有点小钱。
「种子循环法」英文名为Seed Cycling,是一种已经在欧美流行了几年的食疗法,简单说就是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吃不同的种子,以促进激素平衡。据说能帮助治疗女性激素失调导致的各种问题,包括月经不调、痤疮、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等等。
有没有用,暂且不表。
但至少看起来,天然,健康,安全,还符合中国人崇尚食疗养生的观念。
于是,大家纷纷抱着一种「有用最好,没用也没坏处」的心态,开始学习如何把那些不咋好吃、也不咋在中餐里常见的各类种子,通过拌酸奶碗、配燕麦粥、打奶昔、做烘焙等西式饮食方式,灌进肚子。
光是小红书上,「种子循环」的相关帖子就有28万+篇。
光是京东上,一个新消费品牌种子循环套装,单品单渠道就卖了10万+件。
从目前的情况看,种子循环不一定真帮大家解决了内分泌问题,但一定实打实帮了亚麻籽。
因为所有种子循环产品的C位成分,无一例外都是「亚麻籽」。
亚麻籽,作为一种中国人日常不太会吃的种子,在黑芝麻、葵花籽等其他常见种子的衬托下,在仅限于酸奶碗和沙拉烘焙的ins风搭配图氛围下,自带一种洋气的滤镜和距离感。同时,由于亚麻籽富含Omega-3脂肪酸(α-亚麻酸)、木酚素的特性,也通常被视作种子循环中平衡激素水平、调节内分泌的主角。
于是各个电商平台上,亚麻籽的单价最高,销量也在所有种子里一骑绝尘。
为啥能如此卖爆?
因为在商家的宣传话术里,以亚麻籽为中心的种子循环疗法,主打平衡激素,适用的人群实在太广了:
有备孕、怀孕、月经不规律等情况的女性,被归类为需要「补雌」。
有脱发、多毛、痤疮、肥胖等情况的女性,被归类为需要「降雄」。
你想想这年头,没有一个上述困扰的女性,掰着指头数有几个?
2
亚麻籽的「中产」光环
事实上,中国早在汉代就已引进亚麻这一草本植物,也早早跻身全球四大亚麻籽产区之一,但消费量却远不及欧美市场,近年食用亚麻籽粉的方式也主要受欧美中产阶级健康饮食潮流的影响。
中国人种植亚麻,最初并不是用来吃籽的。
明代《天工开物》记载胡麻等榨油术
早在汉代,张骞出使大宛时将亚麻从西域带入中国新疆、宁夏等西北地区,早期主要作为油料作物,也称胡麻。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北地区相继建起亚麻纺织工厂,亚麻才逐渐转为以利用纤维为主,生产亚麻纺织品。
但无论是油用还是纺织用,亚麻制品一直都是高档消费的代名词。
亚麻籽油,被称为「月子油」,因营养价值高、有药用价值、产量相对有限,在食用油中价格较高,常被作为给孕产妇、婴幼儿补充营养的油品。
亚麻纺织品,则常见于在时尚界大行其道的「老钱风」穿搭。因亚麻纤维相较于棉花等其他纤维作物,产量低、加工难度大、价格高、易损耗,受众就自然限定在了有钱有闲的人群,乃至于亚麻面料特有的易皱属性,都被人赞为「富贵褶」。
珠玉在前,作为后起之秀的亚麻籽粉,自然也要从有点小钱的人群打入。
和蓝莓、牛油果、羽衣甘蓝等ins风标配单品一样,亚麻籽也是先被冠以「超级食物」的名头,再被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欧美中产阶级、精致亮丽的欧美健身博主高频提及,才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中国的中高端消费群体的关注。
国内中产女性爱上吃酸奶碗的这几年,正是亚麻籽粉开始流行的时候。
小红书博主分享亚麻籽酸奶碗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在2019年至2023年间,中国市场上亚麻籽粉的年销售额增长了约56%,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翻番。
有机亚麻籽粉,有中产buff的双重叠加自然也就成了最受欢迎的产品。据美国农业部报告。近五年中国的有机食品市场每年增长速度达到了15%,其中有机亚麻籽粉占比超过20%的市场份额。
酸奶碗、燕麦碗、果昔碗、健康面包,那些你学着小红书博主制作和摆盘的中ins风食物,都是亚麻籽潜入你生活的实证。
研究机构MordorIntelligence预测,人口稠密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由于近年来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中产阶级家庭数量的增加,预计亚麻籽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至此,亚麻籽在你心里已经完成了和中产群体的锚定,你自然也接受了食用亚麻籽粉作为一种中产饮食生活方式的结果。
毕竟花点小钱,就能买到一种健康食物,且是一种新健康潮流的中产消费符号。
几十块钱,买不了中产标配的lululemon始祖鸟,吃brunch也只能吃一顿。
但几十块钱,能买一袋中产感拉满的亚麻籽粉,自己在家拌酸奶,能吃一个多月。
作为中产新周边,性价比实在是太高了。
3
真有用 or 智商税?
那么,以亚麻籽为中心的种子循环疗法,对内分泌到底有没有用?
先上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作用,但还不能作为直接证据。
我找到了这两年在宣传亚麻籽及种子循环疗法对女性内分泌作用时,引用最多的几篇医学研究论文,主要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
来自巴基斯坦的两篇论文,分别对90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进行了对照试验,系统分析了种子循环法在PCOS治疗中的潜在机制,结论均认为「种子循环法对患有PCOS女性的荷尔蒙紊乱有改善效果」。
来自印度的两篇论文,分别对290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对照试验,综述分析了种子循环法对女性月经周期紊乱(如PCOS相关月经不规律)的改善作用,结论为「配合饮食控制的种子循环疗法有望成为一种PCOS治疗策略/可能有积极作用」。
科研证据有了,但还不能完全证实。
归根究底,是目前关于种子循环疗法的试验量还非常少,试验设计本身也存在很多局限性。要知道,控制饮食热量、减轻体重这两个变量,本身就能起到对多囊的改善效果。
事实上,国内外权威机构关于多囊的饮食指导中,至今也尚未将种子循环疗法列进去。
至于其他在商家口中能被种子循环疗法一网打尽的适应症:脱发、多毛、痤疮、经前综合症、月经不规律等等,目前还都没有正经的试验证据证实。
说白了,种子循环法在全面斩获科研证据之前,先全面斩获了有内分泌失调相关症状女性群体的焦虑。
毕竟在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医学机构的共识中,引起内分泌失调的最主要因素,是熬夜、精神压力、饮食失衡及缺乏运动。
天天熬大夜,工作996,三餐外卖加久坐,不改变这样的生活方式,一天吃半罐亚麻籽粉也救不了你的内分泌。
4
新晋中产消费符号
这两年大家都在说,中产消费降级,消费力滑落,好像中产一勒紧裤腰带,就只会过非必要不消费的日子了。
亚麻籽的卖爆证明了,需求还在。
尤其这种花小钱就能买到中产感消费品的需求,一直都在。
这有点像当年买不起香奈儿和古驰衣服的人,会买其胸针和皮带的消费心理。
只是消费标的变了。
从「显化」的炫耀,转向了「内化」的悦己。
从「花钱给别人看」转向了「花钱给自己看」。
在今天的消费市场,中产阶级在消费中更关注「心灵满足感」。许多低单价消费品的走红,并不单纯依赖于功能需求,而会通过场景化叙事(如生活方式)提供情绪价值。
就像江南春说过的,「哥吃的不是一碗面,哥吃的是寂寞」。
当下火爆的亚麻籽,也不仅是一种中产式健康食品,还代表一种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想象。
中产们花几十块钱,买的也不仅仅是一袋有机亚麻籽粉,更是一种对高品质食物的消费认知,一种为健康生活方式买单的信念感。
这种信念超越了产品本身,成为了消费者心目中对健康生活的具象化表达。
正如众多科学实证已经达成的共识是,积极情绪能增强免疫力、促进代谢平衡、加速慢性病康复。只要心情好,身体自然也会倍儿棒。
中产真正买的不是亚麻籽里的欧米伽3,
买的是信念感啊。
爅爅有闻致力于为你带来有价值的阅读。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爅爅有闻(chattycats)、作者,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