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许梦旖/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2月25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在深圳市民中心礼堂召开,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3.68万亿元、增长5.8%,增速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较好完成了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其中,深圳市的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2.3%。
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6家,总数1025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9家,总数达95家,增量均居全国城市首位。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密度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深圳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报告指出,深圳2024年汽车产量跃居全国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9.2%、占全国22.3%;深圳地铁运营里程增至595.1公里、单日最高客运量达1188.5万人次,客流量强度稳居全国超大城市首位;深圳率先发布充电场站分级、超充设备等6项标准,新增充电桩13.4万个,累计建成超充站1030座、车网互动站151座、综合能源补给站45座,在全球率先实现超充站、超充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加油枪。
深圳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也正式公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0%,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新增就业20万人。
报告在部署2025年工作时提出,深圳要推动产业加快向高向新向优升级,主动适应并引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保持两位数增长。
具体而言,深圳将巩固提升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等产业在全球版图中的地位,实施“ICT+”行动、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同时,深圳将会全力角逐人工智能、低空与空天等产业新赛道,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算法理论、智算芯片、具身智能、高阶智驾、端侧轻量化模型等核心突破,构建超智协同、异构融合、训推一体、普惠泛在的可持续训力供给体系,丰富发展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加快建设国家低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争取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率先达成全球首个全市域级空天地一体化低空通感网络全覆盖。
许梦旖经济观察报记者
深圳采访部记者
重点关注华南区域上市公司及产业政策领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