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
在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中,俄乌冲突始终是全球瞩目的焦点。
而最近,一则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舆论场掀起惊涛骇浪。
美媒报道,白宫要求泽连斯基离开乌克兰,移居法国,以免妨碍与俄罗斯的和谈。
这一消息瞬间让泽连斯基站在了风口浪尖,也让人们对美国的意图、泽连斯基的抉择以及乌克兰的未来充满了疑问与担忧。
美国为何急于“抛弃”泽连斯基
美国这一要求背后,实则隐藏着极为复杂且深远的战略考量。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止损”和“谋新局”。
先看“止损”,俄乌冲突持续至今,乌克兰前线局势对乌方愈发不利。
俄军在多个关键战线,尤其是东部和南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地区稳步推进,不断拿下新的战略要地,乌克兰军队防线被一步步压缩,日益脆弱。
战争拖得越久,乌克兰国家能力被削弱得就越厉害,这对美国而言,意味着之前投入的巨额援助可能打了水漂。
据俄媒2月23日报道,美方抛出新版矿产协议,要求乌克兰将一半的自然资源收入,像稀土、石油、港口收益等统统让渡给美国,而且协议司法管辖权完全归美国法院。
泽连斯基的存在,成了美国快速掠夺这些资源的阻碍。
一旦亲美代理人上台,美国就能迅速落实协议,直接掌控乌克兰矿产开采权与战略港口,把之前对乌援助的“经济亏空”给补回来。
再谈“谋新局”,特朗普政府急切推动美俄直接谈判,目的是快速结束俄乌冲突。
而泽连斯基的强硬态度,坚决捍卫乌克兰领土完整,拒绝轻易对俄让步,这就成了美俄和解路上的“绊脚石”。
2月18日那场美俄利雅得会谈,故意把乌克兰与欧盟排除在外,泽连斯基气得强烈抗议,可特朗普却毫不留情地回怼他“无资格抱怨”。
白宫心里盘算着,要是泽连斯基下台,换个亲美派上台,乌克兰大概率更愿意接受“对俄让步的停火条款”,比如承认乌东地区自治,或者认可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这样就能顺利为美俄和解铺好道路。
这完全符合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思路,既能减少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投入,把战后重建与防务责任一股脑推给欧盟,还能向普京释放缓和信号,重新塑造美俄关系。
另外,美国推动泽连斯基“流亡”,还有一层深意,就是要削弱欧洲在俄乌问题上的话语权。欧盟一直强调,没有乌克兰和欧盟参与,乌克兰问题根本解决不了,坚决反对美国单方面与俄媾和。
但要是乌克兰政权更迭,变成亲美派主导,欧洲就只能被迫接受美国安排的战后秩序,之前努力推动的“战略自主”也就彻底泡汤了。
与此同时,美国通过控制乌克兰经济命脉,像拿走乌克兰港口收益的50%,就能进一步强化对欧洲能源与资源供应链的影响力,削弱欧盟对黑海地区的经济整合能力。
这一招,既符合特朗普削弱北约、降低对欧防务支出的想法,又能在国内选民面前塑造“结束战争、带回利益”的良好政治形象。
泽连斯基的“两难抉择”
面对美国这突如其来的“逐客令”,泽连斯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每一个选择都像是在悬崖边缘行走,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公开反抗美国,这是泽连斯基的一种选择。
他心里清楚,美国的要求对乌克兰来说就是彻头彻尾的背叛,一旦听从,乌克兰将彻底沦为美国的“提款机”和地缘政治的牺牲品。
所以,他试图通过强化与欧洲盟友的合作,来抗衡美国的压力。毕竟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中也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他们并不希望看到美国单方面主导俄乌和谈,把欧洲晾在一边。
英国外交大臣拉米表示,将在2月24日宣布英国对俄罗斯的最大一轮制裁,这无疑是在向泽连斯基传递支持的信号。
目前,欧洲国家非常关注乌克兰的安全,一致强调任何涉及乌克兰的协议都必须有乌克兰和欧洲的参与。
这让泽连斯基看到了一丝希望,觉得可以借助欧洲的力量,来跟美国讨价还价。
但泽连斯基也明白,一味地强硬反抗,很可能会彻底激怒美国。
美国要是真的铁了心抛弃乌克兰,停止所有援助,那乌克兰在战场上恐怕连支撑下去的力气都没有了。所以,他在公开立场强硬的同时,也展现出了策略上的灵活性。
一方面,他拒绝了美国那份苛刻的矿产协议,可另一方面,2月20日,他又与美国的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会面,还强调乌克兰同意成立专家组与美国讨论协议条款,这就暗示着,只要美国能给出足够的安全保障,他可能会接受部分条件。
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就是想在不彻底得罪美国的前提下,为乌克兰争取一些有利的条件。
面对特朗普对他“不举行选举的独裁者”的指控,泽连斯基心里窝火,但也不敢把关系闹僵。
他一边援引57%的民调支持率来反击,证明自己在乌克兰民众心中还是有支持率的,自己的领导地位是有民意基础的。
一边又暗示,如果安全保障能到位,他可能同意提前选举。这其实就是在给下台留出一定的空间,避免和美国彻底决裂,同时也为争取欧洲支持赢得时间。
毕竟,欧洲领导人像英国首相斯塔默、德国总理朔尔茨等,都公开驳斥特朗普的“独裁者”指控,强调泽连斯基是乌克兰合法总统,而且在战争期间暂停选举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这也让泽连斯基有了一些底气,在和美国周旋的时候,能多一些筹码。
下台之后,命运的“十字路口”
一旦泽连斯基在这场政治风暴中下台,等待他的将是一个充满荆棘与危机的未来,而乌克兰这个国家,也将被卷入更深的漩涡之中。
从个人命运角度看,泽连斯基极有可能面临“流亡、审判甚至暗杀”的巨大威胁。
俄罗斯早就多次把泽连斯基列为“战犯”,梅德韦杰夫更是直言不讳地预言他的结局可能是“流亡或公开处决”。
俄罗斯方面声称要成立国际法庭,追究泽连斯基的“战争责任”,就像当年的纽伦堡审判一样,从合法性上对他进行打击。
而美国呢,要是为了和俄罗斯达成妥协,完全有可能把泽连斯基当成“弃子”,扔出去当谈判筹码,让他沦为这场地缘政治博弈的“替罪羊”。
乌克兰国内的政治环境对下台后的泽连斯基也相当不友好。国内亲俄或亲美势力,都可能抓住机会,推动对他的“叛国”或“腐败”指控。
前外长库列巴就曾警告“签署割地协议者必遭清算”,而泽连斯基政府之前被曝光的海外资产与腐败丑闻,很可能成为政敌攻击他的有力武器。
要是亲美派领导人,比如乌军前总司令扎卢日内上台,泽连斯基为了躲避政治报复,大概率只能被迫流亡。
再从乌克兰国家层面来看,泽连斯基下台,无疑会让乌克兰的领土主权遭受进一步的损害,美俄之间的博弈将彻底主导乌克兰的战后安排。
美俄已经就“乌克兰选举后签署和平协议”达成了共识,新上台的政权,在美俄的双重压力下,很可能不得不接受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的“既成事实”,承认这些地区脱离乌克兰的控制,这对乌克兰的领土完整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特朗普政府一心想推动对俄让步,尽快结束冲突,亲美政权为了换取美国的援助,可能会咬着牙签署那些丧权辱国的资源协议。
如此一来,乌克兰的经济命脉就会被美国紧紧攥在手里,国家经济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美国还打算通过边缘化乌克兰,把战后防务与经济负担一股脑儿甩给欧盟。英国提议向乌派遣维和部队,可法国却明确反对直接介入冲突前线,这就凸显出欧洲内部在对待乌克兰问题上的巨大分歧,乌克兰在这种大国博弈中,将变得更加孤立无援。
泽连斯基下台,还可能引发乌克兰国内政治的分裂,以及军事的失控,让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乌克兰军队的士气,因为反攻失利和援助缩水,已经低落到了极点。
要是亲美政权上台后,合法性不足,军队很可能倒戈,或者分裂成一个个地方军阀。
前五角大楼顾问麦格雷戈就预测,泽连斯基被政变推翻的概率高达15%。国内的极端势力也会趁机兴风作浪,煽动反俄情绪,拒绝接受领土让步,甚至可能发动针对亲美政权的暴力活动。
亲俄与亲欧派之间的地域对立,比如乌东与西部的矛盾,很可能进一步激化,演变成内战,就像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那样,国家再次陷入分裂的泥沼。
结语
这场由美国掀起的政治闹剧,把泽连斯基和乌克兰推到了悬崖边缘,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地缘政治博弈的残酷与无情。
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毫不犹豫地把乌克兰当成棋子,随意摆弄,丝毫不顾乌克兰人民的死活。
而泽连斯基,曾经被寄予厚望,如今却陷入了被美国抛弃、被国内政治势力围攻的绝境。
我们不禁要问,和平的“曙光”究竟在哪里?难道就只能任由美国这样的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继续操纵这场战争,让乌克兰人民继续承受苦难吗?
显然不是,国际社会一直都在呼吁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争端,中国也始终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通过对话协商来实现和平。
只有各方都放下偏见,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真诚地坐下来谈判,才能找到真正的和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