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海省总出台10条措施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近日,青海省总工会出台推进建会入会、提升阵地质效、深化关爱行动、拓展维权渠道、强化技能培训等10条措施,聚焦解决快递员、生态管护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和服务保障。
青海省总工会成立课题调研组,深入平台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围绕思想引领、建会入会、维权服务、利益诉求等开展穿透式调研,准确掌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模式、收入构成、劳动强度、权益维护、所思所盼等第一手资料。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青海工人大思政课”,依托工会驿站、司机之家等建设便利型阅读站点,为3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电子阅读卡。
今年,青海省总工会深化“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推行网上入会、“扫码”入会、集体登记入会、职工沟通现场入会等方式,持续推动数据标注师、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力争达到应建尽建、应入尽入,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实名制数据库动态管理达到85%以上,构建纵横交织覆盖广泛的工会组织体系。
同时,青海省总工会深化“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提升整合重点区域的200个已建工会驿站服务功能,推动工会驿站、司机之家向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休息、饮水、手机充电等服务。实施“暖新保”项目为2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医疗伤害保险,为1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体检,为2500名货车司机购买“补充医保”,为1600名女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两癌”筛查,组织3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开展“工会夏令营”活动,组织2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疗休养。
青海省总工会联合省人社厅推动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劳动规则公示指引、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深化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依托重点工会驿站建设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工作站、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推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作用,指导快递、网约配送平台等企业建立健全常态化协商恳谈机制,就涉及劳动权益的制度规则和算法等重要事项。
今年,青海举办拉面、网约配送、家政等行业职工技能竞赛,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技能素质。联合省委宣传部开展“最美快递员”“最美生态管护员”“最美交通人”选树活动,推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评全国劳模、五一双奖,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认同。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