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年前的俄乌冲突爆发前,想必不少人都认为,除了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综合军事实力第二强的国家基本就是俄罗斯了吧?甚至在很多外国权威专家或智库列出的排行榜中,俄罗斯也被列在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之位。然而,3年的俄乌冲突打下来,在战场上玩出了无数种“土法上马”式的俄军,却让人们看到了俄罗斯在军事技术和装备领域中的种种不足之处,也暴露出俄罗斯国内轻重工业存在的大量漏洞和短板。而今,一款前线部队“搓”出来的奇形怪状的东西,让我们再度体会到了这一点……


俄军前线部队自行“搓”出来的大型无人机

从俄罗斯国内社交媒体平台流出的一小段视频和几张照片来看,前线俄军正在自己动手生产一款“大型多轴无人机”。之所以说其是“土法上马”,原因很简单,组成这款无人机机身的材料,基本就是随处可见的条状木板,将3块条状木板以近似大写的英文字母H的形态固定好后,再将4架小型消费级无人机固定在H的4个角上,然后就拼成了1架可挂载重量较大的载荷飞行的“大型多轴无人机”。


被拼成H型的条状木板

不得不说,以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装备,属实是过分简陋了一些。虽然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是战时环境下的应急之举,只要能发挥效果就行”。但仔细想一想,为何要有这样的应急?难道不是相关装备的技术和生产能力的缺失,才把一线部队逼到应急的份上吗?如果有现成可用的制式装备,谁愿意自己动手去“搓”应急装备凑合事呢


再绑上4架FPV穿越机

我们知道,各类民用消费级FPV穿越机,乃是这场俄乌冲突中的一大“主角”,交战双方均大量获得并运用这款装备。然而,看似叩开了未来战争大门的“无人机大战”,其实也在相当程度上显示出了俄罗斯和乌克兰“菜鸡互啄”的一面,即除了最为简单的民用消费级FPV穿越机,性能和技术复杂程度均更上一层楼的工业级无人机,鲜少会被俄乌两军使用。也正因如此,前线俄军才不得不以“把几架消费级FPV无人机组合到一起”的方式,去尝试“搓”出来性能更好一些的装备。


工业级多轴无人机

与消费级FPV穿越机相比,工业级多轴无人机的尺寸更大、载荷量更高且飞行性能更强。在中国这里,日常的森林防火巡查、安保工作巡视、抢险救灾、物流运输和一些低空作业等,均大量使用工业级多轴无人机。在解放军各部队中,工业级多轴无人机的使用也已成为“日常”,如用于完成运送补给物资和后送伤员等任务。毫不夸张地说,此类装备几乎已在国内“随处可见”,活跃于各个领域。


解放军使用此类无人机向前线送饭

然而,早已被我们习以为常、甚至不被认为是什么“高端工业产品”的工业级多轴无人机,其实还真不是随便哪个国家想造就能造出来的。飞控系统、动力系统、导航系统和数据链等技术,哪一项存在短板,都不可能研制出性能远强于消费级FPV穿越机的工业级多轴无人机。时至今日,全球有能力研发工业级多轴无人机的国家,其实还不到10个,中国则是这方面无可争议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


国内发布的出口管制公告

回想2023年7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发布了两条公告,对无人机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对部分无人机实施临时出口管制,所针对的对象就是工业级无人机。此举是为了践行“维护全球安全和地区稳定,反对将民用无人机用于军事目的”的承诺。受此影响,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无法再获得价格便宜、供应量充足且性能优良的中国工业级无人机,也难怪俄军只能“土法上马”玩“组装货”了。


中国恐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二军事强国”

所以说,仅从一款看似简单的装备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中俄两国在制造业领域存在的巨大差距。这么一想,各位还会认为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