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独立生活,恋爱结婚于她们而言不值一提。
截至2023年,我国30岁~35岁之间一共有940万的单身人士,按性别划分,大龄单身女青年已经达到了239.2万人。
这个数字是惊人的,但是剩女的存在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目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存在这个现象。
无论是学业有成,工作称心的“成功女性”,还是拥有着低学历低收入的女性,她们只要是没有结婚,都会被人们称为不完整的人生。
试问一下,如今过年回家是否家中总有一两个亲戚高龄却未嫁娶,你是一味地在向他们介绍你所认为的好对象呢?
还是问问他们都为何不想结婚呢?
何谓剩女?
剩女是指那些年龄超过适婚年龄,但仍然没有结婚的女性。
据我们的刻板印象理解,剩女应当是那些学历不高,工作条件也不够好的大龄适婚女性。
然而现实与其恰恰相反,现实中的剩女大多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有着姣好的面容,高学历,工作自然也是非常好的。
正是因为自己的条件足够好,所以对另一半的要求则更高,致使自己找不到满意的。
《奇葩说》辩手席瑞曾经在一档节目说过:
“我看到有权威论文的发表指出,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好像结婚率包括生育率都是在往下降的,这个全球都有这个趋势存在。”
而这其中的核心,是如何去理解这个结论,它的归因一定不是女性不婚不育是因为她们受教育的程度更高;
而是为什么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结婚的意愿越低呢?
其实归根到底是因为大多数女性开始要求改变,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能通过推迟结婚年龄或者降低结婚生育的意愿。
觉醒的表现
近些年来,将女性作为主角讲述她们的故事的影视剧逐渐增多。
《欢乐颂》就是典型的女性群像剧,在剧中,安迪作为有好身材好外貌以及好工作的女子,面对爱情她认为这些就是点缀之物,有无均可。
在《欢乐颂》中,关雎尔被安排相亲时,安迪认为谈恋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的确,对于她来讲,谈恋爱相当于一个陌生人闯入了自己本就有秩序的生活,从而打破自己的节奏。
一个恋爱的对象带给她的可能只有情绪价值,除此之外安迪想不通还有什么需要谈恋爱的理由。
如果仅仅是为了情绪价值,那安迪自然会选择更为纯粹的感情,不为生孩子,不为两人的相互扶持,只为“真爱”。
其实,归根到底如今社会出现如此多的剩女是因为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在逐步提升,女性也在渴求属于自己的平等权利。
大到韩国女性集体抵制男性,反抗结婚,小到前年突然火出圈的“不结婚的小姨”的系列视频;
无不体现出女性在进步的同时追求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剩女的机遇
在社会中出现剩女这样的现象时,尤其是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让这种现象似乎被所有人所得知时;
更是让更多人看到了生活的多样性:原来除了结婚生子之外,自己还有这么多的活法。
当年“不结婚的小姨”系列视频在网络爆火,一身红衣的小姨回家过年,大方的妆容,为家中孩子们发压岁钱的样子迷倒一片网友。
让很多人发现原来只要自己有工作,工作足够好,没有伴侣也能活得很精彩。
就像席瑞所说的那般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后她们便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各个行业的重要位置展露头角,张桂梅老师一生为大山里的学生寻找出路从未后悔;
培育出一代代“精英女将”;特鲁迪·埃德尔成为历史首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泳者;
《隐藏人物》中凯瑟琳凭借着极高的数学天赋参与国家宇宙飞船的计算和核对数据任务;
《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安迪也在时尚界找到了自己的地位,展现了自己的才能……
女性也和男性一样,可以在各行各业展现自己的才能,成为杰出的“创造者”。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国已经进入“女光棍时代”。
然而我想说,所谓的女光棍并非听起来有多么不堪,她们有自己的工作,每天只需要满足自己的需求;
甚至可以说随心所欲,不必为了结婚而结婚,这难道不该是学习的榜样吗?
当然也并非让所有人都接受这种生活,若是寻到自己的另一半,当真开心的话,也可选择这般的活法。
每一种人生都是充满了可能性!最后,祝各位闪闪发光的女性都能寻求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