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中南海,周总理与一众起义将领正在谈话,其中包括张治中、刘斐等人。
在谈话期间,大家见周总理频频往门口看,似乎在等什么人。
没过多久,一个人走了进来。这些起义将领都瞪大了双眼,感到十分诧异。
张治中将军更是惊讶地询问他究竟是何时起义的。
这个人的身份究竟有何特殊?他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民心所向
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我军在与国民党对抗的同时,也在积极争取国民党将领的支持。
其实在国民党将领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看不惯老蒋的作风,根本不愿打这个内战。像卫立煌见无法摆脱老蒋的压制,只能选择在其中划水。
而张治中将军从一开始就对我党有好感,因此在看到老蒋下令追捕我党成员的时候,还曾斥责老蒋的行动。
这之后,他去往新疆,还曾护送我党成员一路来到延安。在重庆谈判之际,更是守卫在毛主席的身边,还将自己的住处让了出来。
他所作的每件事,我党都看在眼里,还亲切地称呼他为“和平将军”。
1949年8月,陈明仁与程潜在长沙宣布和平起义,震惊了整个国统区。
按理来说,陈明仁可是黄埔军校一期的毕业生,深受老蒋赏识,为何会选择起义呢?主要还是陈明仁看不惯老蒋的作风。
国民党内部多是争权夺利,老蒋不想着一心对抗外敌,反而时常搞小动作。陈明仁看不下去,就找了个偏僻一点的地方当驻地。
后来老蒋为了彰显自己体贤下士,还特意去看了陈明仁的军队,没想到看到了身着破衣烂衫的士兵,顿时大怒。
老蒋立马将陈明仁叫来训斥了一顿,而陈明仁也不惯着他,直接就拽下衣服上的勋章,说自己不干了,这下把老蒋气得不轻。
而致使陈明仁对老蒋彻底失望的是四平战役。他输在了国民党内部的勾心斗角上,为此付出生命的确实他手底下的士兵。
所以陈明仁决定和平起义,而这也让其他国民党将领跃跃欲试。
在这之后曾泽生、廖运周、陶峙岳等将军先后宣布起义,国民党彻底走向失败。
不过,给老蒋最后一击的还是傅作义。傅作义带领军队驻守国民党仅剩的地区,依旧在顽强抵抗。
鉴于北平的重要性,我党决定派人劝说傅作义。见傅作义依旧犹豫不决,我党软硬皆施,兵力一步步向傅作义的军队推进。
傅作义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和平起义,这也就意味着国民党在北方的统治破产。
而这些在解放战争作出重要贡献的起义将领,皆受到了我党的嘉奖。
他们齐聚一堂,感慨国民党内部的荒唐,庆幸自己选择了起义。而随着一个人的进入,众人都瞪大了双眼。
张治中将军更是惊讶地问道:“老弟,你怎么也起义了?何时起的义?”
站在大家面前的赫然是胡宗南的副官熊向晖。众人不禁想,既然副官都起义了,那胡宗南……
可惜的是,大家都猜错了,周总理为大家解答了疑惑。
不是起义,是归队
周总理高兴地表示:熊向晖同志不是起义,而是归队,他本就是我党成员。
原来熊向晖在胡宗南的身边整整隐藏了几十年,也难怪众人会如此惊讶。
从抗日战争开始,熊向晖便被我党选中,让其打入国民党内部,为我党实时传递情报。
而彼时胡宗南也在挑选合适的人选,在看资历的时候,他一眼就挑中了学历高、经验丰富的熊向晖。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熊向晖背景干净,绝对不会牵扯其他的人。
在成为胡宗南的副官之后,熊向晖一直勤勤恳恳工作,努力完成各项任务,成功获得胡宗南的信任。
不仅如此,胡宗南还多次听取副官的意见,不管是抗日战争选择共同抗日,还是执行作战计划,熊向晖的意见是第一位的。
不过,这种信任是建立在试探的基础上的,为此熊向晖曾经历多次危险时刻。
比如有一次,为了验证熊向晖是不是地下党员,胡宗南特意让人伪造了一份举报信,上面赫然是“熊向晖是卧底”的内容。
在熊向晖被叫来之后,胡宗南就将这封信给了他,想要看看他的反应。
结果在看信上的内容后,熊向晖却临危不惧,好似这信上根本跟他没有关系。随后,他表现出愤怒的神情,斥责这人心怀不轨,肯定另有所图。
紧接着熊向晖以退为进,表示若是他们不信任自己,那他还不如辞职算了。
胡宗南当然不可能让他辞职,而这番试探也让他颇为满意。
可想而知,若是熊向晖暴露身份,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
期间,其实熊向晖是希望胡宗南倒向我党的,只可惜胡宗南放不下手中的权力,还是选择跟随老蒋为非作歹。
在抗日战争中,胡宗南带兵部队驻守洛川,在某天晚上收到了老蒋的密令。
随后他便将各队的将领叫了过来,商量攻打延安的计划,而熊向晖作为胡宗南的副官赫然在列。
不仅如此,这一计划的部署以及资料都经由熊向晖的手。于是,他将这些都记在纸上,隔天来到秘密联络点,将其传了出去。
收到消息后,毛主席、周总理他们迅速作出应对措施,成功让老蒋打消了进攻的念头。
因此,这场危机在熊向晖的操作下被成功消除。
而这也仅仅是熊向晖作出的贡献之一,那他又是如何回归我党的呢?
身份暴露
因为解放战争的情况愈发明朗,胡宗南经历几次失败,也明白他的身边有我党的卧底,熊向晖便是被怀疑的对象。
在熊向晖前往美国学习的时候,胡宗南也调查清楚了熊向晖的身份。
为了不被老蒋惩罚,胡宗南只好隐藏这一信息,断了供给熊向晖的学费。
在毕业之后,熊向晖回到国内,他的身份才得以揭开。
如今,众多起义将领看着熊向晖,不禁有些感慨,难怪胡宗南干什么都没有成功,有这样厉害的人,怎么可能成功。
他们再一次庆幸自己选择了我党,要不然就会和黄维他们一样成为俘虏,还要接受改造。
而周总理之所以将熊向晖叫过来,似乎也是为了为熊向晖正名吧!
在这之后,熊向晖便跟随周总理从事外交工作,经常跑往世界各地,与他国的领导人交流。他出色地完成各项外交任务,成为沟通我国与他国的桥梁。
不过,熊向晖为人极为谦逊,可能长时间跟周总理学习,身上也带着一些周总理的气质。
他在外交的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将自己的任务交给年轻人后,熊向晖就准备赋闲在家。
不过,国家建设在即,熊向晖一直忧心国家的发展,所以决定留下来,从事经济方面的工作。
等真正退休之后,熊向晖也没有闲着,决定撰写一份回忆录,将之前的种种全部记录下来。
据熊向晖的女儿回忆,父亲对这件事十分认真,在他看来这是在撰写党的历史,必须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也正是因为这样,跟在他身边的助手都曾被熊向晖批评过。他绝对不能容忍错误的出现,这才是真正的史实文章。
他是潜伏在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为我国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正是有像他这样愿意付出一切,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者,我们的国家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熊向晖之女熊蕾:听父亲讲那过去的故事,经济导刊,2017年05月24日。
【2】孤胆英雄熊向晖,中国侨网。
【3】老革命家记忆中的武装起义和参加起义的开国将领们,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7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