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5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24日刊登题为《特朗普反复无常的政策正在削弱美国的软实力,而中国则从中受益》的文章,作者是托马斯·法尔克。内容编译如下:
多年来,美国塑造全球格局依靠的不仅是军事和经济实力,还有说服力——建立联盟、赢得信任和展现稳定的能力。然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反映出美国已背离这一战略。
软实力一直是美国领导地位的基石之一。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体现在军事或经济方面,还在于它吸引和说服其他国家的能力。
当一个国家通过反复无常的外交政策、退出全球治理以及削弱盟友信任等方式导致软实力下降时,就加速了自身的衰落。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待对外援助的态度凸显了这一点。对外援助是加强联盟和维护美国影响力的重要工具。
特朗普政府认为对外援助纯属浪费,想把这些资源用于国内事务。美国政府突然决定冻结大部分对外援助资金,并对美国国际开发署进行彻底改革,标志着这项美国传统政策的急剧转变。
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重要项目被削减,损害了人道主义行动和长期战略目标。而中国的表现则完全不同。
在非洲,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向非洲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数十亿美元,而美国却在降低参与度。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北京也建立了强劲的投资关系。
美国的转变并非短期调整,而是具有代际意义的战略转向。一旦一个国家改变其经济和政治路线,再去扭转趋势就会变得极其困难。全球新一代的政策制定者和公民可能会将中国而非美国视为本国主要经济伙伴。
此外,特朗普再次威胁对重要盟友加征关税,这体现了将经济胁迫作为主要外交工具的更广泛趋势。他甚至动辄因与贸易无关的问题(如移民或地缘政治影响力)而威胁施加关税,令盟友质疑美国承诺的可靠性。
硬实力可以通过军事投资和经济力量重建,而软实力一旦被削弱则更难恢复。
美国“内缩”的全部后果可能不会立即显现,但趋势已显而易见:联盟关系弱化、全球信任度降低,世界不再将美国的领导视为理所当然。
这充满了讽刺意味。特朗普政府宣称对抗中国是其首要任务,甚至以此为借口疏远欧洲,但它采取的每一个行动——抛弃盟友、削弱外交工具、放弃全球领导地位以及提拔不称职的“马屁精”——都在巩固北京的地位。
历史不会将美国的衰落归因于外部对手的崛起。它会记住华盛顿作出的选择——这些选择非但无法遏制中国,反而将加速它的崛起。(编译/熊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