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激荡百年,其间,扬州这座城市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电影导演许幸之是扬州人,这位曾经导演出《风云儿女》的泰山北斗,曾经就住在广陵区板井巷里;
表演大师赵丹也出生在扬州,从《十字街头》到《烈火中永生》,这位开宗立派的奇才,留下无数银幕经典;
扬州苏北电影院、红旗影剧院、江都电影院、高邮电影院……遍地开花的电影院,承载无数影迷记忆中的流金岁月。
2025年,打造已久的扬州影视基地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正式启用。
作为国内首个影视带动文旅产业的文化建设项目以及江苏省电影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该基地有何亮点,具备了哪些功能?本期推文,我们一起去看看。
鸟瞰
科技赋能下的影视基地
置身扬州影视基地,第一个直观的感受是“大”,第二是“多”。据悉,整个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6.5万平方米,共建设19个摄影棚,组成8个影棚组团。
这其中,超过3000平方米的影棚13个,包含1座10000平方米影棚、2座8000平方米的影棚和1座9000平方米的室内恒温水景拍摄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的超级水景基地填补了当下国内高端专业水景摄影棚的空缺。
在现场,记者也体验了它的厉害之处:耳侧万重浪,眼前千堆雪,室内全天候多功能水池中波涛激荡。
无论是波光粼粼的小浪、翻卷奔腾的海啸浪还是造型奇特的转浪、突起浪、钻石浪等,造浪宽度可达35米,浪高最高3米,浪型超过200种,可以模拟70%的自然海浪实景。
更神奇的是,这一切均是通过操作两大造浪系统一键实现的。用于造浪的智能数字控制系统,为基地自主研发的,足见科技含量。
记者了解到,“科技造浪”,只是扬州影视基地在科技赋能下的一个缩影。在扬州影视基地数字指挥中心内,有一个超级大屏幕,它呈现出的效果是“数据大脑”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通过基地各处的“神经末梢”——数千个数字式计量表与智能前端设备,大脑可以实时把握分析,为基地的全面管理和智能化运营提供算法分析和数据应用支撑,可真正实现自我感知、自我管理、自我治理、自我运营。
透视
热门影片扎堆见证爆款
2020年,扬州影视基地被列为首批“江苏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基地”。2021年,先后被列入江苏省和扬州市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江苏电影“十四五”行动计划。
记者获悉,目前,基地已接待众多知名服务影视项目,如《五个扑水的少年》《幕后真凶》《这么多年》《东极岛》等。
其中,2022年电影《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获江苏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24年电影《第二十条》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23年,融入江都元素的院线电影《照明商店》,上映两天,票房破亿。据了解,片中主场景街道、照明商店和公寓楼天台场景,就是在基地中搭建的。
2024年,管虎导演的电影《东极岛》成为该基地的超级水景基地(水棚)第一个使用者。这部作品的海洋视效制作技术极为复杂,很多方面都属中国电影的首次尝试。目前,该剧组已杀青,影片有望于2025年上映。
通过《东极岛》的实际拍摄操作,水棚的各方面功能得到了充分检验,成为江苏电影制作为行业提供新质生产力的最新实践范例。
记者获悉,扬州影视基地已有104家企业完成注册登记,落户企业出品/联合出品的影视作品十余部,累计电影票房约64.93亿元。
另外,随着基地外景区域和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扬州空港新城落户企业已备案影视项目30余部。
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基地将产出影视剧约100部(集),吸引优质产业主体约300家,进一步推动扬州影视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除了提供专业的摄影棚,扬州影视基地还可为影视剧组、项目提供全流程影视协拍服务。
远眺
“虹吸”光影经济的新生态
放眼全国,众多老牌影视基地环伺,即使是在江苏省内,亦是强手如云: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拥有国内最大的电影级5G智慧虚拟摄制棚,而昆山数字梦工场1∶1复刻了《清明上河图》的场景。
在这个背景下,扬州影视基地要如何发挥发扬自己的文化基因与创新模式?
数字技术优势是站稳脚跟的“杀手锏”,也代表着无限可能。
扬州市江都区携手东南大学、科技企业共建“虚拟现实电影研究院”,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产业创新发展,推动虚拟拍摄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并促进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转化。
合作共生、优势互补,提供了江苏电影蓬勃的有力支撑。
基地开启当天,就与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昆山数字梦工场、常州西太湖影视产业基地、无锡锡西影视产业园4家基地官宣联手,成立江苏电影基地合作联盟,共同推动江苏电影高质量发展。
当然,影视基地的虹吸效应,也正在重塑电影产业以及文旅产业发展的版图。
据了解,扬州影视基地未来方向,将以自身为平台,布局“影视+”多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抓大屏幕呈现、大项目的落地,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谋求与新的业态、新媒介的契合点。
另一方面,扬州市江都区规划以扬州影视基地为核心向周边延展建设扬州影视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近2000亩地,周边可搭建外景基地、影视学校、文旅配套等,为剧组提供充足的外景搭设空间。
当资源优势将转化为产业优势,后发优势将转化为竞争优势,破圈出彩之日可期。
当数字影棚的灯光次第亮起,照亮的不仅是演员的面庞,更是扬州、这一电影重镇,江苏,这一电影大省,在数字时代焕发的容颜。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王子扬 李艺蘅 郑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