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下山偷菜,村民不急反围观

“快看,‘侦察兵’来了!”冬日里一个寒冷的早晨,关川村的村民毛水清指着菜地边缘,轻声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只小猴子正探头探脑地在菜地边徘徊,时不时警惕地东张西望。

这个有趣的场景每年都会在浙江九龙山脚下的关川村上演。这里的村民们都知道,当看到这些小猴子现身时,意味着一场特别的“偷菜大戏”即将开始。

“它们可聪明了,”毛水清笑着说,“每次下山觅食前,都会先派小猴子来打探情况。确认安全了,整个猴群才会浩浩荡荡地出动。这支“猴子特遣队”的行动简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



关川村四面环山,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让这里成为了野生动物的乐园。自2004年起,这里就有了一群特殊的“季节性访客”。每到冬天,山上的猕猴群就会准时“光顾”村民的菜地,这成了当地独特的景观。

有意思的是,这些猕猴似乎懂得“江湖规矩”。它们从不贸然闯入村庄内部,只在山边的菜地活动偷完萝卜白菜,立马就溜回山里,行事那是相当谨慎。这种默契的相处方式,让村民们渐渐接纳了这群毛茸茸的“小偷”。

“说实话,一开始大家还挺担心的,”毛水清回忆道,“但慢慢发现这些猴子其实挺懂规矩,也怕人,从不主动找麻烦。再说现在我们有保险了,损失也不大。”如今,村民们不但不驱赶猴群,有时还会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些有趣的“偷菜”瞬间,分享到社交媒体上。



“猴险”登场,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

为何村民们能如此淡定,甚至对野生猕猴表现出包容和善意?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猴险”。这种保险的全称是“野生动物肇事责任保险”,由当地政府出资为村民统一购买,目的是弥补因野生动物活动造成的财产损失,并为人身伤害提供赔偿。

村民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只需在野生动物造成损失后,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以关川村为例,2021年冬天,几户村民种植的近1.5亩萝卜和白菜被猕猴破坏,村民顺利拿到了1500元的理赔金。2022年和2023年,理赔金额分别达到1800元和3000元。



村党总支书记毛卫强表示:“这些猴子每年都会来,村民的损失加起来也就两三千元,但有了保险后,大家的损失都能补回来,心态自然也就平和了。”

通过这种方式,村民们不仅不用担心经济损失,还能以更开放的态度看待野生动物的活动。正因为有了“猴险”,关川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猴子偷菜,村民围观,互不惊扰,人和自然的关系变得格外和谐。



保护人与自然的纽带

“猴险”只是野生动物肇事责任保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许多地方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有所恢复,野生动物与人类接触的几率也随之增加

比如峨眉山的猴子,就经常成为游客的“麻烦精”。这些猴子不仅会偷游客手里的食物,甚至还会抢夺包里的零食和饮料。.

游客的背包也时常成为猴群的目标。有些猴子会趁人不备拉开拉链翻找食物,甚至有猴子叼走了游客的水瓶。这些“抢劫行为”虽然让游客措手不及,但也让人哭笑不得。为了保护游客和猴群,管理部门在游客集中区域设置了警示牌,提醒游客不要喂食猴子,并加强了巡查。



对于这些野生动物,与其采取驱赶或捕杀的方式,不如通过保险的方式化解矛盾。丽水市在2020年全面推行野生动物肇事责任保险,许多村民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保险不仅解决了经济问题,还从心理上缓解了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敌意,让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为什么需要野生动物肇事险?

推行这类保险的核心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机制。在过去,由于没有类似的保障措施,农民在遭遇野生动物破坏后往往只能自认倒霉。这种情况下,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

有人可能会设置陷阱捕杀野生动物,这不仅违反法律,也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而有了野生动物肇事险后,村民的损失可以通过理赔得到补偿,经济压力大大减少,人们自然也愿意用更包容的态度对待这些“肇事者”。



从数据上看,这种保险的实际效果非常显著。以关川村为例,2021年至2023年短短三年间,村民累计获得了超过6000元的理赔金。

虽然金额不算巨大,但对于村民来说,这代表的是一种安全感。更重要的是,这种机制让村民们逐渐明白,野生动物并非“敌人”,而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通过保险赔偿,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得以缓解,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在村民中逐步形成。

共生共赢:人类与自然的未来

“野生动物肇事责任保险”的推广,不仅是对村民利益的保护,也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尊重。在人类活动日益扩张的今天,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它们的行为常常是无奈的求生之举。



以猕猴为例,冬天山上的食物匮乏,它们下山觅食只是为了生存。通过保险制度,让村民与猴子能够“和平共处”,这不仅是对生态保护的一种实践,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这样的保险制度,实际上充当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一头连着野生动物的生存需求,一头连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在这条纽带的作用下,人与自然能够实现更好的共生与共赢。

就像关川村的村民所说:“猴子下山偷点菜没关系,反正有保险,这也是它们的家。”正是这种包容与理解,让人类与自然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在这个冬季,当关川村的猕猴再次下山偷菜时,或许我们能从村民的淡然态度中,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这一切的背后,正是“野生动物肇事保险”这样的制度在发挥作用。

自然与人类从来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个共同体。通过智慧的机制,化解矛盾、修复关系,这或许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最佳方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