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雪山成珍稀动物们的 “打卡地”,原因竟然是……
日前,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在整理野外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噪鹛、血雉、赤狐、猕猴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身影。
画面中,只见几只大噪鹛、血雉、赤狐和猕猴悠闲地散步,灵动的眼神不停地打量着四周,寻找食物。在收集玉龙雪山云杉坪、牦牛坪和玉龙县大具乡等地的红外感应相机时,工作人员还发现了赤麂、狐狸等多种野生保护动物。
“玉龙雪山是省级自然保护区,2.6万公顷的保护区面积为野生保护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理想场所。红外相机主要布设于动物痕迹较多、水源周边、食物资源丰富、视野开阔的区域,有利于对野生动物进行实时监测,进一步摸清掌握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习性、分布等资源状况,为做好野生动物的监测和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据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吕启林介绍,保护区管护局沿不同海拔梯度,按公里网格布设了100多台自动感应红外相机,组成了保护区的红外相机监测样线。
据了解,从2016年开展野生动物监测工作以来,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先后监测到一级保护动物林麝、黄喉雉鹑,二级保护动物亚洲黑熊、赤狐、猕猴等1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近年来,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全力守护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安全。针对擅自进入保护区林区人员,管护局加强了管控力度,一方面,利用监控设备、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对保护区林区进行实时全方位监测;另一方面,安排专人与玉龙山派出所加强联系,密切关注相关信息,一旦发现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劝阻和制止,确保保护区的林区安全。
据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保护区管护局将对相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为科研人员进一步掌握该区域的野生动物活动及分布规律,以及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和资源保护成效提供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撑。同时,将继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力度,增加红外相机布设点,加大监测范围,全方位掌握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情况。